原標題:官渡區全面推進重點産業鏈“鏈長制”工作 精準施策實現“四鏈並舉”
新螺螄灣片區
近日,官渡區制定出臺了重點産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瞄準“三類500強”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外資企業,全力推進重點區域發展、重要産業佈局、重大項目落地,著力推動形成5條重點産業鏈、5大強鏈工程、1套工作機制、8項重點工作的“5518”工作格局,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新興産業集群、産業基地、優勢企業和拳頭産品。
堅持領導挂帥、高位統籌。構建官渡區産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圍繞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對外貿易、文旅康養、地産經濟5條重點産業鏈,建立産業鏈“鏈長制”。成立官渡區産業發展指揮部,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有關區級領導擔任副指揮長,指揮部統籌負責全區重點産業的招商引資和發展培育工作,各産業鏈負責推進各專項重點産業發展的項目招商、項目洽談、項目建設、項目服務等具體工作。
堅持鏈式思維、重點突破。把“鏈式思維”全面融入産業高品質發展全過程,在産業鏈建設過程中緊扣經濟發展目標,對標先進、立足實際、突出重點、補足短板,圍繞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做文章,推動産業鏈上中下游環節配套發展,以産業鏈建設為基礎佈局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實現“四鏈並舉”。
堅持內外統籌、精準施策。內部統籌好産業發展各專項領域主管部門的發展規劃、支持政策、行業監管、政務服務等管理資源;外部統籌好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社會資本、科研機構、領軍人才等要素合力。通過內外部資源統籌優化,實現在財政資金、項目用房、生態環保、能源消耗、人才支撐等各環節對産業鏈全鏈條發展支持的精準施策。
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圍繞“十四五”産業高品質發展目標,以區內主導的重點産業發展方向為指引,強化各産業鏈龍頭企業的招引和培育,以鏈主企業落地帶動生態圈企業配套,實現産業生態集群發展,持續推動該區産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以“鏈長制”模式充分發揮政府服務監管和企業市場化運作優勢。
實施“建鏈”工程,突出項目招大引強。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速打造新興産業集群、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瞄準世界、中國、民營企業“三類500強”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繪製重點産業鏈招商地圖,精準招引一批投資強度高、産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産業關聯度高的引擎性項目。按照一個平臺、一支隊伍、一體保障的工作模式,打造“5+2”組織體系,大力開展産業鏈招商、定向招商、資本招商、平臺招商。
實施“壯鏈”工程,突出企業扶優培強。建立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培育庫,分類組建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促進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大合作力度,提高産業鏈細分領域集中度和跨鏈融合度,形成一批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産業帶動性大的鏈主企業。構建大中小企業協作配套、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一批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
實施“補鏈”工程,突出短板弱項破解。聚焦産業鏈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緊盯産業鏈創新短板,全面查找和彌補産業鏈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鼓勵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産學研力量創建創新聯合體,加快成果轉移轉化,推動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産業化應用,打造一批創新平臺。
實施“穩鏈”工程,突出園區平臺支撐。結合細分領域打造産業聚集區,構建全區産業鏈合理化佈局、專業化集中、集群化發展的發展格局。建立重點産業鏈園區培育梯隊,加快載體培育、信息服務和物流配送等公共平臺建設,加快推動關聯産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和資源要素向園區匯集。
實施“護鏈”工程,突出資源要素保障。以全産業鏈視角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服務産業鏈發展的“問題直通車、聯絡直通車、政策直通車”制度。優先保障重點産業鏈項目用地、環境容量等要素供給。強化産業鏈高端核心人才引進和培育。大力實施融資暢通工程,優化産業鏈供應鏈金融保障。
緊扣5條重點産業鏈,官渡區將按照1條産業鏈制定一個産業發展規劃、建立一個招商數據庫、梳理一張敏感要素清單、組建一個諮詢服務團隊、組建一個産業發展聯盟、出臺一個專項扶持政策、制定一個行動方案和年度計劃、制定一套考核評估方案的“八個一”工作要求,系統推進産業鏈“鏈長制”各項工作。
同時,建立規範高效的督導機制和系統高效的工作調度機制,強化一體聯動的服務保障機制,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價機制,力爭通過2到3年,各産業鏈面向行業100強企業招引落地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一批關鍵技術、拳頭産品達到國內外先進水準,形成轄區內千億級龍頭企業、百億級骨幹企業、十億級高成長企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雲南日報記者 茶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