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訪臨夏州委書記郭鶴立
“臨夏州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學篤行擔使命,踔厲奮發向未來,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近日,臨夏州委書記郭鶴立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
堅持大抓項目不動搖,為高品質發展積蓄動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們將始終把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同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蘭西城市群、“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部署結合起來,同落實省委“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四強”行動結合起來,立足臨夏投資拉動型經濟的實際,主動把握和運用好政策機遇,以項目為載體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謀劃爭取實施更多的基礎設施項目、産業項目、生態項目、民生項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保持在30%以上,以項目大建設帶動經濟大發展。落實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要求,持續在育龍頭、延鏈條、聚集群上下功夫,培育壯大文化旅遊、食用菌和蔬菜、畜牧、工業、臨夏美食“五個百億級”産業,扶持發展民營經濟和實體經濟,做實縣域經濟發展的“硬支撐”。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美麗臨夏”建設。
鞏固脫貧成果不止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作為脫貧地區,我們將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多措並舉增加群眾收入,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耕地面積、糧播面積、糧食産量“三個不減”。以點帶面推進鄉村建設示範行動,全面完成年度示範村、示範鄉鎮、示範縣建設任務。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抓好鄉村風貌改造提升,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踐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移風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幹部和群眾中持續開展“數家珍、説變化、話未來”和“説變化、感黨恩、愛家鄉”兩項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聚力民生改善不鬆勁,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我們將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投入力度,補齊基礎短板,狠抓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思路開展聯合辦學,推動各級各類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加快振興臨夏教育步伐。毫不鬆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實施縣級醫院提標擴能、中醫特色醫院建設等項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把就業作為最基本的民生,深入推進職業技能培訓攻堅戰,打造“技能臨夏”。加快省州為民實事辦理進度,下功夫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維護團結和諧不含糊,最大限度凝聚奮進合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我們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沿黃河—洮河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帶”創建為平臺,深入實施思想鑄魂、文化引領、品牌提升、聚力發展、依法治理“五大工程”,有形有感有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紮實推進主導引導、愛國愛黨、尊法守法、同心同行、整改整治“五大行動”,支持宗教界全面從嚴治教,維護宗教領域和睦和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雪亮工程”平臺、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重視做好安全生産、防災減災等工作,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
落實從嚴要求不懈怠,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我們將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準。著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紮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和各領域黨建工作,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糾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督促領導幹部嚴於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昂揚向上的幹事環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