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發揮教育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助力區域高品質發展——訪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近日,黨的二十大代表、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蘭州大學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將充分發揮基礎性功能、科技原創性創新、人才戰略性主體作用,把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著力支撐和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引領事業高品質發展。”馬小潔表示,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事業承擔著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服務支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引導師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覆蓋教育教學各環節。強化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以學校黨委提出的“八個優勢、八項舉措”為牽引,全面推進戰略目標、發展路徑、重點任務和“倍增+”目標的落地見效。注重黨的建設與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融合發展,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政治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優勢,築牢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聚焦人才引育匯聚,構築高水準人才高地。”馬小潔説,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三者是“三位一體”的,互有需求、互有支撐、互為補充、互有帶動。蘭州大學將以教育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追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實踐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建設高品質教育教學體系,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發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金課”“金專”“金師”,加強校園文化實驗場建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和關鍵能力。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發揮並放大人才與科技創新的“乘數效應”,深化人才發展機制改革,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以“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的“集團”範式匯聚人才,加快聚集一批急需的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國內外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研究員、優秀博士後和創新團隊,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黃河之濱、蘭大懷抱中來。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區域高品質發展。”馬小潔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了“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這給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也為蘭州大學事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系統辯證地看,解決好西部發展問題,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這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應然之舉。我們將更加注重解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和區域現實問題,以強化科技攻關、促進成果轉化為導向,促進創新鏈和産業鏈精準對接、産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深度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緊扣甘肅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在核物理、西部生態環境保護、生物育種等領域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重點打造西部安全重大科研平臺、西部高發疾病轉化醫學與新藥研發科教平臺、文明互鑒與“一帶一路”大數據平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等,力求在應用技術研究和關鍵性技術突破上取得新進展。
“堅持‘四個面向’,支撐科技自立自強。”馬小潔説,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的競爭。一直以來,蘭州大學充分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重要策源地的優勢,在“厚理”的基礎上“拓工”,全球首次合成共價有機框架材料的大尺寸單晶,系統設計發展碳碳鍵、碳雜鍵,引力波研究助力“空間太極計劃”,自主研發首顆極大規模全異步電路晶片、硼中子俘獲治癌裝置等。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始終堅持“四個面向”,主動深入地服務“四強”行動,把解決西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現實、理論問題與國家戰略相對接、與國際科技前沿相聯繫,服務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新增長引擎,在農學、材料、地球科學、生態學、前沿交叉學科等領域培育重大科研平臺、組建重要科研團隊、組織重大科研項目,力爭取得重大突破。
“賦能農業農村農民,全面助力鄉村振興。”馬小潔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高校理應充分發揮學科齊全、人才密集、創新引領等綜合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技術支撐和成果供給,在築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基礎中展現教育擔當。一直以來,蘭州大學紮根甘肅、服務西部、貢獻祖國,提出了“藏糧于草”“糧改飼”系統模式,選育出高産、抗病和廣適應的“蘭大211”和“蘭大182”小麥新品種等,開展了黨參産業關鍵技術研究及大健康産品研發等,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人才、文化、生態等全面振興。今後,我們將緊密結合西部生態環境特徵,綜合草學、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植物保護等學科優勢,加強新農科建設。聚焦種質、糧食安全、農業科技等關鍵核心問題,激活農業科技創新資源,推進涉農領域全鏈條創新。發揮人才、學科優勢,做好鄉村振興專業型、實用型人才培訓,推動人才與生産實踐、社會需求、農業農村發展緊密結合,為西部區域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力量。(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蘇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