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  2023-02-02 11:14:06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1

  喜氣洋洋的舞獅表演吸引了市民爭相合影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3

  廟會上的糖人很受歡迎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4

  感受駝道風光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res13_attpic_brief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5

  非遺作品展示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6

  寫春聯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7

  外國遊客跟著舞起來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8

  金屬絲編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9

  小朋友們興趣盎然地玩起冰壺

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_fororder_2

  舞龍表演氣氛熱烈,催人振奮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文化。過年有著中國人最重要的“儀式感”。2006年,春節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是國家級非遺名錄體系中傳統節日的重要代表,囊括了眾多具體的民俗文化和非遺實踐活動。春聯、年畫、舞龍、舞獅、皮影戲……豐富的非遺年貨,熱鬧的非遺表演,傳遞出濃濃的年味兒。每一項年俗背後,都流淌著兒時的記憶、遊子的鄉愁、團圓的溫情。今年的春節,首府市民在大街小巷、行走遊玩中,都能看到、感受到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非遺項目,尋味非遺裏的中國年,讓年味兒更濃厚、讓節日更喜慶。

  逛廟會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正月裏到塞上老街逛廟會,這恐怕是很多呼市人過春節的必備項目。今年春節元宵節“塞上老街非遺廟會”系列活動從正月初六就在塞上老街旅遊休閒街區正式啟幕,群眾性社火活動從正月初四就開始展演,期間還可以參與自治區級非遺“青城轉九曲”文化娛樂項目的互動,精彩的社火活動展演將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在非遺廟會上,腦閣、舞龍、舞獅、二人臺、爬山調、高蹺、秧歌、腰鼓、跑旱船……這些呼市人口中的“鬧紅火”,早已是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現場共有來自全市及托縣、土左旗、新城區、賽罕區、武川縣等地區非遺項目隊、社火表演隊25支、600多人參加表演,並舉行了春節元宵節傳統社火巡遊活動。廟會現場還設置了年貨商鋪街區、舞臺演藝街區、草坪打卡街區及燈籠主題街區四大區域,讓老街更加年輕化、潮流化。非遺體驗互動、文創産品展示、廣場舞表演、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體驗、“青城記憶、老城風情”老照片展示等各類文化旅遊活動,讓全市人民在喜慶、祥和、熱鬧的氛圍中歡度春節。

  定居香港的劉先生已經多年沒有回呼市老家過年了,今年特意帶孩子來逛廟會,讓孩子也感受一下呼和浩特的春節氛圍和傳統節日文化魅力。“感覺既熟悉又新奇,有兒時的記憶,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元素,大召這片兒是我從小就愛來玩的地方,這太有年味兒了。”劉先生説。

  不少逛廟會的呼市人都感慨:這久違的“煙火氣”,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特色。非遺廟會上不僅感受到了濃郁的春節氛圍,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對於呼和浩特的歷史文化了解得更深入了。

  在廟會上,各種非遺小吃和手工藝品也頗受歡迎。由於今年廟會的客流量非常大,藥香古法製作技藝傳承人劉威推出的蒙藥藥枕和藥香受到很多消費者的歡迎。她説:“通過這次廟會,我們的産品被更多消費者了解,不僅促進了産品的銷售,也提振了信心,還弘揚了民族傳統醫藥文化。我相信呼市的廟會會越辦越精彩,我們也希望讓更多群眾能賞非遺之美、購非遺好物。”

  看“非遺” 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正月初十,十全十美,民間傳説正月初十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在墻角撒上一些稻米,寓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莫尼山非遺小鎮第五屆非遺中國年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賈宏偉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蒙古族皮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告訴記者,兔年春節期間,莫尼山非遺小鎮再次成為“網紅打卡地”。

  正月初十,在小鎮上演歡慶熱鬧的社火以及非遺活動後,非遺中國年系列活動開啟了歡慶熱鬧的迎元宵活動,上百非遺項目集中展演,讓遊客一飽眼福。

  托克托縣河口龍舞、河口老龍表演是呼市地區資格最老、知名度最高、表演技藝最好的黃河文化傳統舞龍非遺代表性項目。傳統老龍為兩條龍燈,龍頭特大,重七八十斤;龍身長約3丈余,由“12骨節”和龍尾組成。一條龍頭、龍皮為金黃色,人們稱為“火龍”;一條龍頭、龍皮為青白色,人們稱為“水龍”。舞龍時,需二三班人輪舞,每班10余人。龍舞樂器為一面龍燈鼓,一副大鐃,一副中鈸。伴奏龍舞的鼓曲叫“龍燈鼓”,當地俗稱“隆咚鼓”。春節期間,小鎮上的舞龍成了最受遊客喜愛的節目之一,舞龍者踏著鼓點上下舞動,左右穿梭,以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元宵節是傳統的團圓佳節,正月初十起,莫尼山非遺大舞臺,各大非遺場館以及陶瓷文化館、非遺博物館、非遺藝術中心、非遺文創展示、非遺紅色記憶大院、非遺活態傳習等集中展示。同時在小鎮特別設置了非遺泥塑長廊,各個不同的泥塑場景還原了二人臺等民俗事項;紅色場館裏,大青山紅色故事源遠流長,重走萬里茶道駝隊走進小鎮,板升房北方院子吸引眾多遊客打卡。

  2023年非遺中國年期間,莫尼山陶瓷文化館正式對外開放,上千件不同年代來自全國各地的河南唐三彩以及景德鎮名瓷訴説著華夏千年的瓷器歷史。在皮藝博物館,大型皮藝作品《黃河向西流》震撼首展。《黃河向西流》由九幅描繪黃河兩岸民俗風情、人民群眾歡慶佳節以及兩岸文化遺産歷史遺跡的大幅皮藝作品為核心,從黃河入海口到出海口,集中展現了中華兒女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黃河文化。

  “在這裡能感受到黃河文化、非遺民俗及北方年俗文化,不僅有紅火熱鬧的春節體驗,還能得到傳統文化的浸潤,感受非遺民俗的魅力。”市民羅引第説。

  龍舞迎佳節,非遺鬧元宵。非遺醒獅採青、川劇變臉、威風鑼鼓、社火、河口老龍等非遺活態傳承展示展演項目,以及景區內豐富的人文景觀給大家帶來一次非遺文化盛宴。“近年來莫尼山非遺小鎮在春節期間將非遺保護與傳承活動持續開展,不但盤活了民間非遺文化資源,激發了鄉村地區文化發展活力,又讓傳承非遺文化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的特色途徑,我們希望各級各類非遺項目能讓呼市的年味更加濃厚、讓節日更加喜慶。”賈宏偉説。(記者 苗青 文/圖)

編輯:楊亞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