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飄帶”執守黃河岸邊
來源:寧夏日報  |  2023-03-08 09:47:29

綠色“飄帶”執守黃河岸邊_fororder_截屏2023-03-08 09.34.39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資料圖片)。 (圖片由寧夏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樹是林場的“年輪”。寧夏仁存渡護岸林場,綿延黃河岸邊的防護林,講述著數十年耕植綠色的故事。

  這裡曾是渡口。如今,沿岸林帶綿延,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已是一處生態勝地。岸邊林帶,既是一條宜人的綠色“飄帶”,也是一道護岸的綠色“防線”。

  這裡寫意了防護之“渡”。作為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由單一的防護林,成長為綜合性黃河護岸林。通過幾代林場人的實幹苦幹,探索出“生態+工程”的護岸林體系,建起黃河岸邊的綠色生態屏障。“多年來,林場始終加強黃河堤岸建設,構築綜合性黃河防護林,2015年榮獲‘全國十佳林場’稱號。”仁存渡護岸林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裡講述著綠色之“渡”。樹,是生態建設的天然“主力”,林場還肩負起造林綠化樹種培育的責任。按照寧夏林草事業發展需求,調整苗木結構,堅持科學經營理念,加大種苗培育力度。

  這裡呈現出效益之“渡”。一方護岸防護林,釋放多重效益。從生態防護林到生態經濟防護林,蘋果林是“升級”的主角。林場職工加強以蘋果為主的生態經濟防護林建設,創新修剪技術,提高果品産量和品質,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蘋果産品品牌,探索生態經濟防護林的生産和經營。

  近年來,寧夏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賦予林場新的時代使命。“我們將加強黃河濕地保護利用,在保護黃河堤岸、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仁存渡護岸林場相關負責人説。

  在林場,一株上百歲的旱柳引人注目,這是當地老百姓口中的“鎮河柳”。據介紹,林場成立初期,這棵旱柳就已在此。如今,人與黃河的關係,已脫離了“鎮懾”與“馴服”的邏輯,掀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樹木並肩而立,守護黃河安瀾。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説,將充分發揮林場的生態功能和作用,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為主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協力構築黃河中上游生態安全屏障。(記者 毛雪皎)

編輯:郭建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