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臺:多元文化碰撞的民間戲劇藝術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  2023-03-09 11:12:18

二人臺:多元文化碰撞的民間戲劇藝術_fororder_res04_attpic_brief

  二人臺傳統戲《頂燈》劇照

二人臺:多元文化碰撞的民間戲劇藝術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二人臺現代戲《老牛灣》劇照

二人臺:多元文化碰撞的民間戲劇藝術_fororder_res07_attpic_brief

  二人臺音樂晚會《古道鄉音》表演現場

  二人臺是多元文化碰撞而産生的民間戲劇藝術形式,也是黃河文化的重要體現。它以樸實的故事情節、悠揚的旋律音調、熱情的表演手法、親切的方言道白,贏得了廣大民眾的喜愛。

  二人臺流行于內蒙古中、西部以及與之接壤的晉北、冀北、陜北一帶,是流傳廣泛的重要地方劇種,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民間藝人在“打坐腔”的基礎上,吸收社火中的“踢股子”等舞蹈,又吸收蒙古族音樂元素,逐漸發展、演變而成。二人臺融民歌、舞蹈、曲藝、牌子曲和地方小戲為一體,因早期為一醜一旦、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而得名。

  《走西口》《打櫻桃》等膾炙人口的二人臺傳統劇目,多源於當時的生活,以描寫勞動生産、揭露封建社會黑暗、讚美愛情、敘述兒女情長等為主要內容,另有一些在部分神話故事和歷史典故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劇目。二人臺有“西路”與“東路”之分,呼和浩特地區二人臺屬西路二人臺。在演唱形式上,可分為硬碼戲、帶鞭戲與對唱3大類。在演出形式上,可分為“打地攤兒”“小班接臺”“趕交流”等。另有牌子曲的演奏,俗稱“耍牌子”。傳統的“打坐腔”仍是二人臺表演藝術的組成部分。

  近日,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的演職人員走進金起點潛能開發幼兒園,開展2023年關愛未成年人專場演出。主持人用妙趣橫生的語言介紹了二人臺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演員們先後為學生們表演了《打金錢》《鬧元宵》等經典二人臺劇目,深深地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老師和學生。

  “我們通過地方戲曲進校園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二人臺文化的藝術魅力,同時激發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和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此次演出,也為首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 二人臺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段八旺介紹説。

  扛起保護與傳承的大旗

  作為全國唯一的二人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單位,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多年來始終堅持傳承、發展與保護並舉,扛起全國二人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傳承的大旗。

  多年來,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對二人臺傳統劇目、曲目進行挖掘、整理和復排,對老藝術家、非遺傳承人的經典劇目、唱腔唱段進行搶救性錄音、錄影,並成立非遺辦公室,建立二人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資料庫,逐步完成二人臺數字影像傳播平臺的基礎建設。2010年以來,劇院累計整理、復排二人臺傳統劇目《方四姐》等6部;整理、復排二人臺經典傳統小戲《鬧元宵》等11部;錄製二人臺牌子曲《柳搖金》等15首。先後完成二人臺老一代藝術家亢文彬、任粉珍、段八旺等優秀民間老藝人經典唱段《懷胎》等17首;完成亢文彬、董文、段八旺等二人臺老一代藝術家合作的經典代表劇目《鬧元宵》《走西口》的音配像工作。

  劇院不僅對傳統優秀劇目進行整理,2008年以來還創排了《花落花開》《萬家燈火萬家夢》《萬家燈火團結夢》《山村九品官》《欽差醉酒》《咱也來圓夢》《多松年》《黃河戀》8部二人臺新劇目。《花落花開》榮獲文華劇目獎,《萬家燈火萬家夢》榮獲內蒙古“五個一工程”獎,《萬家燈火團結夢》榮獲內蒙古娜仁花戲劇節“劇目入選獎”“優秀編劇獎”,《山村九品官》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欽差醉酒》入選文化部戲劇劇本孵化計劃,《咱也來圓夢》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多松年》入選2019年度文化和旅遊部戲曲劇本孵化計劃,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黃河戀》入選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

  “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是二人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傳承單位。”段八旺説,“保護是最大限度的對文化瑰寶的搶救,傳承是最大限度的培養人才,沒有梯隊結構的人才隊伍,傳承就是一句空話。”

  肩負梯隊人才隊伍建設的重任

  段八旺是國家一級演員,二人臺地方戲曲藝術表演家,現任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藝術總監,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多年來,他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傳承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養,培養人才需要師資。”他説。

  劇院積極對接文化和旅遊部“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暨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項目,段八旺、孫潤元、宋振蓮、任粉珍、段玉珍、王美榮、白海平、王琴8人進入項目專家庫,形成了一支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老藝術家們親力親為,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中迅速成長起一批中青年演員。

  舞臺是演員成長的最好空間。2008年,呼和浩特市民間歌舞劇團(2014年更名為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推出反映現實生活的二人臺原創作品《花落花開》,該劇10年演出600場,讓三代演員在舞臺上得以歷練的同時,《花落花開》也被打造成二人臺戲曲里程碑式的作品,2018年10月22日,《花落花開》10週年第600場演出紀念活動在呼和浩特民族劇場舉行,老中青三代演員以精湛技藝同臺詮釋《花落花開》的藝術內涵。在《花落花開》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為二人臺藝術發展、人才培養所作出的貢獻。

  為確保二人臺地方戲曲的傳承與保護後繼有人,劇院先後與內蒙古藝術學院、呼和浩特市旺旺藝術學校等開辦二人臺專業的院校簽訂相關學員實習協議,打通青年戲曲人才直接進入藝術院團的通道,使演員平均年齡降低至30歲。段八旺説:“我們不但要‘招進來’,更要‘帶出來’。讓老一代優秀二人臺表演藝術家以‘老帶新’的方式,對青年人才進行綜合培養,確保青年戲曲演員有戲可演、有臺可登。”

  推進二人臺藝術發揚光大

  作為國內最大的二人臺專業藝術團體,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肩負著蒙晉陜冀四省區二人臺引領、示範、研究、傳承、挖掘、創新的時代重任。

  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申報的“二人臺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被列入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藝術人才培養項目,這是二人臺藝術第一次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為使該項目能夠順利進行,2018年1月,當時的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發佈招生簡章,錄取了30名學員。

  “我們當時經過多次研討,在100多部二人臺傳統劇目中最終選定《打金錢》《鬧元育》《借冠子》《走西口》《頂燈》5部經典劇目作為教材。”段八旺介紹:“我們的目的就是強化演員表演能力、規範唱腔與舞蹈動作、表演身段,恢復二人臺劇目傳播表演過程中逐漸缺失的傳統藝術特徵,使二人臺地方戲曲表演的程式化得以全面完善。”

  2018年4月20日,在呼和浩特大盛魁劇場進行結業彙報演出,從4月27日開始,在呼市土默特左旗、山西省河曲縣、陜西省府谷縣、河北省張家口市進行為期15天11場的巡演,演出反響熱烈,藝術交流氣氛活躍。“當時四省區二人臺專業院團及沒有受到培訓的演員都強烈要求多舉辦幾次這樣的二人臺藝術表演人才培訓活動,真正促進二人臺地方戲曲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傳承與發展。”段八旺説。

  由於“二人臺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完成出色,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二人臺牌子曲主奏樂器藝術表演人才培養項目也落戶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2019年8月24日晚,來自蒙晉陜冀4個省區的28名學員經過40多天的教學培訓,以民族器樂合奏、打坐腔等方式在群星劇場演奏《大萬年歡》《巴音杭蓋》《西江月》《五梆子》等8支二人臺經典牌子曲。受自治區非遺中心委託,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二人臺藝術研究劇院又承辦了2019年全區二人臺表演人才培訓班。

  段八旺對二人臺的發展傳承信心滿滿,他表示:“我們將創作更多反映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精神的精品佳作,培養更多青年藝術人才,充分挖掘地域歷史文化資源,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懈努力。”(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苗青 文/圖)

編輯:楊亞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