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餘年3.99億人次義務植樹20.38億株 北疆國土繪丹青
來源:草原  |  2023-03-13 11:03:57

40餘年3.99億人次義務植樹20.38億株 北疆國土繪丹青_fororder_8cbc7e3c-fcdc-ab05-d885-e2d69b561944

  3月,北疆廣袤大地逐漸從沉睡中甦醒,屬於春的甜潤氣息撲面而來。呼和浩特市北部的大青山,松柏蒼鬱、鳥鳴啾啾,處處躍動著生機,不多時,這裡又將是一個綠色王國。

  大青山位於陰山山脈中部,攔阻著從西伯利亞吹來的朔風,收集著東南季風帶來的降水,是河套平原、華北平原及首都北京的天然屏障。從植被衰退到青山歸來,大青山凝結著無數呼和浩特人的汗水,“去大青山植樹”成為一代呼和浩特人的青春記憶。

  過去的40多年,這樣的全民義務植樹在內蒙古大地廣泛開展。據統計,自1981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以來,全區約3.99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栽植各類苗木數量達20.38億株,累計建立義務植樹基地3898個,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3%。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我區的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品質穩步提升,在祖國北疆築起一道綠色屏障。

  我區始終把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作為提高城鄉綠化水準、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多年來形成了自治區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率先垂范,機關、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每到植樹季節,在城郊、在山野、在荒灘、在沙漠,到處旗幟飄揚,人聲、車聲、鐵鍬聲此起彼伏。青年林、勞模林、巾幗建功林……一個個紀念林、一個個義務植樹基地拔地而起,讓荒山變綠,為大地添彩。

  烏蘭浩特市東南10公里處的烏蘭哈達東山,過去由於亂砍濫伐、過度放牧等原因,生態環境破壞嚴重。連續20多年,興安軍分區組織官兵在這裡造林1.5萬畝,建起民兵生態基地12個,烏蘭哈達東山變了模樣;

  經過幾年連續組織義務植樹活動,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面鋪窯村近500畝荒灘變成綠地。如今,面鋪窯、保合少、水泉村3個義務植樹基地與當地林草部門國土綠化體系織成一張綠網,守護著首府;

  烏蘭布和沙漠西部邊緣的烏海市白獨貴灣地區,曾經沙海洶湧、寸草難覓,經過全市人民十幾年不懈努力,近3萬畝滾滾流沙變綠洲,成為一道阻沙源、保水源的綠色屏障……

  3月12日是植樹節,記者看到,在全民義務植樹網上,內蒙古地區正在進行的義務植樹項目活動共有19個,其中勞動盡責項目14個,捐資盡責項目5個。據了解,隨著義務植樹運動的蓬勃開展,全區義務植樹形式由造林綠化逐漸擴展為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資捐物等8種形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助力國土綠化建設。

  森林和草原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林草興則生態興。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約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利用全區近4億畝森林的優勢,內蒙古正穩步推進林業碳匯發展,推動實現碳匯交易。同時,著力培育發展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糧油、林草中藥材4個優勢産業,推動“向森林要食物”破題解題。(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 霍曉慶 實習生 鄔思湉)

編輯:楊亞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