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航工程建設領域 首例波紋鋼管涵技術落地騰衝
近日,雲南保山騰衝機場跑道延長及附屬設施擴建工程波紋鋼管涵K0+330至K0+430、K0+580至K0+666.975段安裝隱蔽工程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波紋鋼管涵技術在中國民航工程建設領域排水工程中的運用正式落地。
隨著航空業務量的快速增長,以及航空公司運力升級,騰衝機場僅有2350米的跑道,已無法滿足B737-800、A321等國內主力機型使用,跑道延長迫在眉睫。騰衝機場跑道南、北端填方分別高83.6米和43米,是典型的“桌面式”機場,周邊地形地貌複雜,水系豐富。為有效解決跑道延長和下游灌溉用水的問題,項目設計一個全長654.4米的單孔矩形混凝土箱涵橫穿新建跑道。
在制定箱涵施工方案時,建設團隊發現,該區域地下孤石、石筍較多,預製管樁施工難度較大,整個施工工期長達8個月,將橫跨騰衝兩個雨季,這將對土石方填築品質和工期産生較大影響。經過建設團隊深入探索和研究,在國內民航工程建設領域開創性地採用了波紋鋼管涵技術,破解了施工週期、後期養護等問題,較原設計方案預計節約費用334.56萬元,更加綠色環保。
記者了解到,波紋鋼管涵技術的引入運用和建設,是對中國民航工程項目建設領域排水工程中的一次探索,也是騰衝機場建設團隊聚力新技術、新工藝探索運用的一次首創性實踐。在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波紋鋼管涵工程品質保持優良水準,工序一次性合格率達100%。(記者 胡曉蓉 通訊員 楊張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