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正是好時節 蔬菜種植忙
進入四月以來,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張掖市民勤縣大田蔬菜開始陸續移栽。近日,記者在張掖市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産業園大田蔬菜種植基地看到,整齊劃一的行壟間,工人們正忙著移栽鐵桿大蔥苗,刨坑、施肥、移栽、扣棚、覆膜等作業有序進行。
産業園負責人曾祥吉是個“田秀才”,每一畦蔬菜栽植前,他都要從土壤墑情、菜苗間距等方面對務工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確保蔬菜穩産高産。
“我們園區今年種植的蔬菜主要是鐵桿大蔥、生薑、上海青、芥藍、菜心等,品種多達20個,從4月1日開始開溝起壟,然後有序進行移栽種植,計劃5月中旬前,第一批菜全部移栽種植結束。”曾祥吉説,移栽是第一步,後續還要做好拔草、澆水等管理工作,只有在精細化上下足功夫,才能有個好收成。
近年來,張掖市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産業園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採用“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不斷做大做強蔬菜品牌,大力發展大田蔬菜和溫室産業,促進農業生産向標準化、産業化、多元化轉變,形成了以日光溫室、露地蔬菜為主的蔬菜産業發展格局,實現了蔬菜四季生産、全年供應的良好局面,帶動了全縣蔬菜産業高品質發展。
隨著産業鏈條不斷完善,張掖市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産業園形成了以育苗、生産、加工、運銷為一體的特色蔬菜産業,多元富民産業發展格局日趨完善。今年,計劃種植大田蔬菜8000畝,發展日光溫室反季節蔬菜2000畝。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蘇武現代農業産業園在育苗、移栽、管護、采收、運輸、銷售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不僅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門口掙錢的“鐵飯碗”,同時也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廣大農戶務工增收。
張掖市民勤縣蘇武鎮羊路村三社村民石新説:“在園區裏幹活比在外地打工強多了,一天下來能掙100多元,如果包工的話就能掙200多元,我家就在附近,來回很方便,掙錢的同時又能顧家。”(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王希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