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救治“地震”中受傷的學生。 寧夏日報記者 王婧雅 攝
“報告校方總指揮,經清點人數,我校鳳凰樓八年級(3)班少7名同學和1位教師,德馨樓七年級(1)班少4名同學和1位教師,需馬上搜救。校園有部分墻面和樓體發生坍塌,集合區裏也有人受輕傷。”“報告校方總指揮,保安員集合完畢。”“你們快搜救失聯人員,封控學校,檢查水源、電源,疏導校門口交通。”
5月8日,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聯合自治區教育廳、銀川市政府在銀川二中北塔分校開展校園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全要素地進行了地震應急疏散、自救互救、部門聯動、災情研判、應急響應、應急救援等應急處置,並包括災後安置、防疫消殺、心理疏導等重要環節。
演練中,自治區和銀川市應急管理指揮中心不斷蒐集、分析信息,下達救援救災指令,各專業救援力量火速出動,按照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令分別前往不同區域救援。應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民警、社會救援力量等救援和保障力量陸續趕往學校,接手現場指揮管理,利用各種專業技術和裝備開展救援。
“經過這次演練,我們不僅收穫了更多的防震避險知識,還學習了滅火器的使用和如何進行心肺復蘇。”演練結束後,同學們感受頗深。
“今天的校園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是自治區減災委在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的系列宣傳活動之一。”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進行演練,旨在提高廣大師生的風險防範意識、應急避險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進一步檢驗《校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同時,演練可以磨合各部門聯動機制的協調性,熟悉應急處置程式的規範性,演練應急救援戰法的合理性,為學校積累了應急處置的寶貴經驗,達到“傳授一個學生,教育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目的。(記者 王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