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四鏈”融合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來源:蕪湖日報  |  2023-06-06 10:29:27

  科技創新,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永續動能。

  蕪湖堅持將創新放在城市發展的核心地位,以科技自立自強賦能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城市創新層級不斷躍升,在長三角創新版圖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2022年,蕪湖城市創新能力在全國97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7位、較2021年躍升5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達3.48%,居全省首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12年居全省第一。

  創新驅動 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

  走進奇瑞生産基地焊裝車間,偌大的生産車間見不到幾名工人,全自動化生産線上,各類設備快速有序地完成相應工作。該基地是奇瑞依據智慧製造標準建設的智慧工廠,具有生産智慧化、品控智慧化、管理數字化、運營透明化的特徵。

  在該生産基地四大工藝車間中,衝壓車間以全球最快生産效率為目標,實現100%自動化生産;焊裝車間以全球最強AI品控系統打造高品質車身,具備極高的自動化率,可逐步實現黑燈工廠;涂裝車間配備138台機器人和數百套自動化成套設備,打造機器人參數監控智慧化、能源監控智慧化等多個智慧製造場景;總裝車間具有短流程、模組化、智慧化等優點,能夠實現自動化裝配、運輸以及智慧網聯産品檢測。

  奇瑞生産基地是蕪湖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的一個縮影。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高品質發展的主戰場,蕪湖製造業基礎良好,全市製造業涵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8個。近年來,蕪湖市委、市政府通過持續加大科技財政投入、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重點佈局産業創新平臺等舉措,加速創新資源向製造業企業集聚,助力企業邁上轉型發展快車道。

  安徽尚緯電纜有限公司是2008年建成投産的一家民營企業。2017年以來,公司銷售規模成倍增長,産能瓶頸和交貨壓力成為新矛盾,實施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技改迫在眉睫。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引導支持下,企業啟動人工智能和數字工廠建設,優化車間産線佈局,淘汰落後裝備,集成打造數字化車間,以精益化、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集成強化生産動態管控能力,最終實現智慧生産。目前,企業技改成效顯著,産能大幅提高,高新技術産品銷售額達到營業收入的65%以上。

  科技創新為蕪湖製造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蕪湖汽車及零部件、材料、電子電器、電線電纜四個支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2022年支柱産業增加值增長9.5%;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航天航空、機器人及智慧裝備、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十個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2022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7.6%,比全省高37.3個百分點。

  安徽省正在加快打造萬億級汽車産業集群,依託奇瑞汽車的龍頭引領作用,蕪湖已佔據全省汽車産業版圖的半壁江山。2022年,全市汽車製造業銷售收入達1723.7億元,居全省第一,銷售增速達58.6%;新能源整車銷售收入達124.2億元 ,增長267.6%。奇瑞汽車年産銷量突破120萬輛,連續20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全國每出口4輛車就有1輛奇瑞造。

  聚力賦能 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蕪湖緊扣“産業+科創”,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以科技自立自強賦能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圍繞産業鏈佈局創新鏈。一方面大力培育企業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計劃等,健全“初創團隊-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全市現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2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79家,一批優秀企業創新實力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另一方面推動高校院所賦能企業創新,蕪湖市政府與中國科大、哈工大等高校合作共建 6家産業研究院,已實際投入建設運營經費4.17億元。圍繞産業發展定位,規劃建設總面積達300萬平方米的灣谷科技園、夢溪科創走廊等十大創新園區;打造“研發在滬、轉化在蕪”的“飛地創新”模式,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蕪湖(上海) 産業創新中心項目土地成功摘牌,成為松江土地新年“第一拍”,目前中心已入駐科技企業18家,招引海內外高端人才60多名。

  圍繞産業鏈集聚人才鏈。蕪湖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才發展集團,出臺“紫雲英人才計劃”,改革人才評價模式,突出對産業的貢獻度,探索建立以企業年薪評價人才的新標準,分類給予政策支持;聚焦産業靶向引才,發佈《高層次人才需求目錄》和“人才分佈地圖”,由20多名市級負責同志分別帶領産業鏈重點企業,開展“全國百所高校大宣講”58場次,全市招引大學生數量從 2020年1.6萬人,增長到2021年3.3萬人、2022年6.7萬人,實現逐年翻番;聘任10名院士為市科技發展高級顧問,2022年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106個。在産才融合方面,支持在蕪高校開設冠名班、訂單班和學徒制班,全市1450多家企業與學校建立校企合作關係,定向培養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産業人才2800余人。

  圍繞産業鏈完善資金鏈。設立每年10億元的産業創新專項資金,圍繞科技創新活動全過程,構建了“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雙輪驅動政策體系,財政科技支出佔比居全國前列。蕪湖還出臺《關於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意見》,為企業提供全週期金融支持。構建産業投資基金群,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設立或參股政府投資基金68支,認繳規模1058億元,實繳規模 549.11億元;累計投資項目530個、投資額339.57億元,財政資金放大1.74倍。省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母基金、省高端裝備製造母基金落戶蕪湖。

  協同創新 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準

  今年5月8日,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應急管理部大數據中心與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戰鴻”空中應急指揮機首次亮相博覽會。“戰鴻”基於“蕪湖造”DA42飛機雙發四座平臺,搭載指揮機、航空相機、光電、衛通等設備,平時可對重點區域開展日常巡察,在災害發生時可搭載指揮員快速抵達災害現場,實現災情偵察、指揮調度等功能。據介紹,“戰鴻”是中國首款空中應急指揮機,填補了我國空中應急指揮飛機領域空白。

  “戰鴻”的面世,正是蕪湖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突破,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搶佔關鍵核心技術高地的生動寫照。當前,蕪湖正加快實施企業創新“211”工程,圍繞十大新興産業 25個優勢細分領域,力爭培育20家科技領軍企業,佈局10個産業研究院、10個創新聯合體。面向産業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已建設56個市重點研發創新平臺,其中以企業為主體建設的47個;把企業確立為科技攻關的主要力量,圍繞産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每年實施市級科技項目300余項,其中“揭榜挂帥”重大科技項目30項,單個項目最高支持1000萬元。

  為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蕪湖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虛擬研究院等,推動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在蕪設立15家技術轉移中心。同時,市校共建研究院累計已在蕪招收培養研究生145人,實施産學研合作項目105項;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分産業領域召開10場“科技暢聊會”,精準提煉産業技術需求清單。實行常態化産學研合作,開展“千家科技企業大走訪”,組織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機構等 ,定點聯繫全市2000余家科技企業,貼身摸排技術需求,精準匹配科技成果。2022年企業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564億元、同比增長49%。

  風正揚帆正當時,奮楫爭先譜新篇。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蕪湖正把科技創新作為省域副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大科技”工作格局,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奮力打造更高水準的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貢獻蕪湖應有力量。(蕪湖日報 記者 金昌龍 趙丹丹)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