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兩省打造跨省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新典範
來源:黃山日報  |  2023-06-19 17:15:48

  原標題:6月5日,皖浙兩省在合肥簽署《共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協議》,標誌著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在完成3輪試點後實現提檔升級,從“一水共護”篤力邁向“一域共富” 打造跨省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新典範

  發源於黃山市休寧縣六股尖的新安江,每年向浙江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乾淨水,是黃山、杭州兩地人民共同的母親河,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戰略水源地和綠色生態屏障。

  2012年,浙皖兩省實施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和推動的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試點,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創新。

  近年來,黃山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深化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走出上游主動強化保護、下游支持上游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

  點面共治

  築牢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

  定邦河,發源於黃山市歙縣王村鎮橫聯村,經屯溪區黃口流入新安江,是新安江支流之一,河道全長9.2公里,流域面積22.9平方公里。

  6月7日,橫關村村頭,定邦河歙縣橫關站運行正常。該站標號為“NO.023”,隸屬黃山市新安江地表水監測網絡,可實時監測水溫、溶解氧、PH、濁度、電導率、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氯等9項指標,及時掌握斷面水質狀況,把握水質變化規律,為新安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為保一江清水,黃山市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全覆蓋機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流域保護治理網絡。在全省率先實行區縣交界斷面地表水生態保護補償考核,構建集環保、水利、住建等監控系統于一體的流域智慧管理系統,已累計投入資金5450萬元,建成流域水質自動監測站42個。

  點源污染有效控制。黃山市編制實施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嚴把産業準入門檻,堅決不上一個污染環境項目;關停淘汰污染企業220余家,整體搬遷110余家,拒絕污染項目190多個,優化升級項目510多個;投入近60億元打造徽州區和歙縣兩個循環經濟園區,實現供熱、脫鹽、治污“三集中”。

  面源污染有效治理。黃山市在全省首創統一採購、統一管理、統一回收等“七統一”農藥集中配送模式,全域推廣茶園綠色防控,加快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和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濕地公園和濱江區域等重要節點建設、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全面實施網箱退養和船舶污水上岸工程,創新打造“生態美超市”。

  以實施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為契機,黃山市森林覆蓋率由77.4%提高到82.9%;新安江流域水質穩定向好,跨省斷面水質保持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地表水水質達標率、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黃山市2022年環境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居第4位,PM2.5平均濃度19微克/立方米,創有記錄以來最好水準。

  黃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黃山市堅持點源、面源系統共治,推進全域環境整治,讓天更藍、水更清、土更凈、空氣更清新。新安江(黃山段)入選全國首批9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黃山市繼獲評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之後,榮膺中國十大“秀美之城”。

  綠色發展

  讓生態産業之路越走越寬

  歙縣整合歙西、桂林2個國有林場約10萬畝林地,實施國有林場VCS碳匯開發試點項目。今年年初,該項目順利開標,與合作開發商正式簽約,成為安徽省2023年林業碳匯開發第一單,實現了黃山市市場化林業碳匯開發交易“零”的突破。該項目合作開發期為20年,期滿後地方政府收益可達1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黃山市通過舉辦創意黃山發展大會、長三角綠水青山運動會、中國水論壇等重大活動,著力打造上下游合作交流、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推廣交易等平臺,加快構建與黃山自然生態相適應、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的現代化産業體系。2022年,黃山市新簽內資項目超52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0個,到位內資420億元。

  精緻農業擦亮綠色發展底色。黃山市聚焦“土特産”,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做大徽茶、徽菊、幹鮮果、中藥材等特色種養業,發展徽派鄉村美食、非遺手工製作等鄉愁經典産業;成功引進立頓茶葉、小罐茶、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一批重大項目,做好“茶水”文章;打造以徽菜好物為代表的美食之都,加快推進徽菜産業“雙百億”工程。

  工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黃山市積極培育壯大綠色食品、智慧製造等新興産業,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行動。2022年,黃山市戰新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50.6%,居全省第二;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9家,較上年增長33%;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産值突破360億元,同比增長20.8%。

  黃山市加快生態價值轉化,推進綠色高品質發展,發佈全省首個GEP核算地方性標準,完成安徽省首批水排污權抵押貸款、安徽省首單林業碳匯線上交易、安徽省新安江流域首宗水權交易,成功爭創省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安徽省生態産品交易所(原江南林交所)成為具有全國經營資質的省級服務平臺,交易要素從林權拓展至排污權、碳匯、水權等13大類,累計交易額近30億元,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越走越寬。

  多元補償

  共建跨省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

  黃山區焦村鎮、耿城鎮境內,農夫山泉天然飲用水生産基地建設加快推進。2022年9月,黃山市政府與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深化戰略合作。該公司總部位於杭州,將發揮自身在飲料産業方面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在黃山市投資建設先進的天然飲用水生産基地,積極參與黃山市經濟發展。

  近年來,皖浙兩地合作持續走深走實:攜手浙大網新,做大做強徽州智慧製造科創産業園,推動汽車電子及裝備製造、新材料和綠色軟包裝、綠色食品3個産業向200億元産業集群邁進;加快推進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建設,加速杭黃毗鄰區塊(淳安、歙縣)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先行區建設,深化浙皖閩贛(衢黃南饒)“聯盟花園”合作共建,打造長三角重要休閒度假旅遊康養目的地;攜手杭州法院簽訂新安江—千島湖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啟動“跨域一體化辦案平臺”,推動環境資源流域、地域一體保護。

  相較前三輪試點,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重在加強上下游産業人才合作。近年來,黃山市大力實施“迎客松英才計劃”,建設深圳、上海、杭州科技人才合作中心,2022年全市引進高層次人才120名;選派黨員幹部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跟班學習、體悟實訓,赴浙江麗水、安吉等地學習“兩山理論”實踐、“兩山銀行”、GEP核算等經驗做法;強化區域人才培育合作,與復旦大學共建上海灣谷斐迪園,連結中國科學院、上海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資源,實現産業升級與人才集聚雙螺旋上升。

  黃山市新保中心負責人表示,黃山市將把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頭號工程來抓,深入實施生態環境提升、綠色産業提質增效、生態産品價值轉化、區域發展合作聯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五大行動,加快推進新安江旅遊航道整治、望豐EOD、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新安江生態廊道等重點項目,推動建立資金、産業、人才等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努力將樣板區打造成為全國跨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典範。(黃山日報 記者 許晟)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