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滄源:班老鄉“一地生五金”漸成助農增收樣板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7-04 18:33:34

  自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啟動以來,雲南省臨滄市滄源自治縣班老鄉以“基礎牢、産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為目標,打好紅色、綠色、抵邊“三張牌”,圍繞資源優勢打造示範靚點,探索出“一地生五金”模式,成為基層組織“強”起來、集體經濟“活”起來、群眾腰包“鼓”起來、産業發展“鏈”起來、邊寨生活“靚”起來的“滄源樣板”。

  通過流轉土地,群眾可獲得租金。據了解,班老鄉重點佈局打造以特色果蔬種植為代表的區域性特色産業,積極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把優質連片地塊進行統一流轉、打包開發,形成産業規模,打造産業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村增色、農民增收的“三增”局面。

臨滄滄源:班老鄉“五金”模式助增收_fororder_1

辣椒豐收喜笑顏開

  2021年底,班老鄉引進市級龍頭企業,以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項目建設為依託,採取“村集體+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濟發展模式,重點打造460畝辣椒産業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當地群眾既不耽誤自家産業管護,又能進入企業務工,在“家門口”賺取薪金。

  班老鄉推動農民職業化,充分發揮當地技術骨幹、農村“土專家”“田秀才”、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以培育新型農民隊伍為導向,著眼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要求,讓當地群眾上好田間地頭“實踐課”和理論教學“提升課”,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學習到一門專業勞動技能。據了解,在熟悉辣椒規範種植流程和整體技術標準後,42位村民在自家地塊種植辣椒116畝,實現現金收入127.6萬元。

臨滄滄源:班老鄉“五金”模式助增收_fororder_2

村民領取合作社“股東分紅”

  班老鄉將農戶閒置地塊“打包”入股,讓村民變成種植合作社“股東”,使得閒置土地“沉睡資源”變成“增收活水”。當地農戶在外務工時,自家地塊不會撂荒,還能獲得相應的“股東分紅”。

  為激活經濟發展“源動力”,班老鄉通過政策獎補讓規模種植農戶得到獎金。2023年以來,班老鄉黨委、政府對一次性種植辣椒5畝以上的農戶給予1000元獎勵,對一次性種植辣椒10畝以上的農戶給予2000元獎勵,有效激發了群眾致富增收的內生動力。

  班老鄉未來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好鄉村振興“幸福路”,以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為突破,持續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班老行動”,努力繪就組織強、邊民富、邊疆興、邊防固、邊關美的幸福畫卷。(文/圖 羅羚友)

編輯:張科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