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上“守水人”
來源:工人日報  |  2023-07-07 09:47:07

  九曲黃河,奔流不息,在寧夏首府銀川穿城而過。

  “水質變好了,清澈明亮了,口感純凈綿甜,非常感謝他們。”讓許多銀川居民紛紛點讚的是銀川家喻戶曉供水民生工程。

  為了讓塞上江南的百姓喝上甘甜的黃河水,中國鐵工投資在這裡投資、建設、運營了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項目,採用黃河水置換地下水供水模式,總投資72.6億元,實現從黃河金沙灣河段取水,通過鋪設輸水管線、改建總庫容達3193萬方的西夏水庫,深度凈化處理黃河水後向城鄉供水。

  如何確保一河清水浩蕩奔流?一群“守水人給出了答案。以泵站為家,遠離城市和家人,他們守護著銀川都市圈280萬人民城鄉供水的源泉。

黃河灘上“守水人”

  “耳目尖兵”

  43歲的金沙灣取水泵站“掌泵人”撒奮龍,從小生長在黃河邊,對黃河感情至深,他從小有個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黃河變得更美。

  今年是撒奮龍進入水務系統17個年頭,2020年5月,金沙灣取水泵站剛建好,他前來守護黃河,“每一個崗位,都是對黃河取水的守護。”他説。

  剛來由於人手不夠,水源地周邊不能有生活區,撒奮龍餓了用乾糧充饑,睏了蜷縮在車上瞇會兒,一個人,一面旗幟,守一方水源15天。

  開閘供水、巡堤查險、值班值守……清晨6點,天微亮,撒奮龍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拿著手電、巡檢工具箱開始一天的工作。

  撒奮龍帶領泵站3名值班人員對所轄站區內5.34公里的輸水管線和聯合構築物進行巡視、各積淹點儀器設備運行狀況開展全面摸查。

  為保證安全,守水人兩人一組外出巡視。每隔2個小時巡檢一次,每趟巡檢需1小時,每個班至少三趟,每一遍他們都從未怠慢。

  早8點晚5點,撒奮龍準時將當天水情信息審核把關後報送上級部門,完成測報任務後,他又馬不停蹄地奔赴沿河各巡測斷面進行現場踏勘,確保各閘門水量數據準確。

  盛夏蚊蟲滋生,撒奮龍和隊員們巡檢時常常汗流浹背,被蚊蟲叮咬全身起包,有時還會與毒蛇“不期而遇”。他們用大山般的敦厚,書寫著“守水人”的情懷。

黃河灘上“守水人”

  驚濤駭浪的考驗

  黃河泥沙俱下、波濤洶湧,有多種潛在危險,每年夏訊期,是金沙灣取水泵站守水人最忙碌的時期。

  “趕快清理閘門!”去年8月淩晨,氣候異常,暴雨頻發,金沙灣取水泵站遭遇特大暴雨,為了避免積水滲漏進入取水泵房,對安全運營造成影響,泵站守水人團結奮戰,力挽狂瀾。

  今年29歲的李慶,作為金沙灣泵站年齡最小的隊員,去年9月,他來到金沙灣。

  作為泵站的部門主管,除了做好設備資料、後勤保障,他還是防汛一線的急先鋒。

  夏汛期間,水流急、水位高、衝擊大,給防汛和搶險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李慶奮不顧身衝鋒在最前線,雨前排查,雨中巡查,伴著黑夜長路,頂著疾風驟雨,一個多月未回家。

  “讓青春風采在黃河岸邊綻放,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李慶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樣的話語。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銀川中鐵水務制水公司職工陳志華孩子已上大學,父母身體健康,2021年,50歲的他主動請纓前來守水。

  一朝黃河人,一世為人民。陳志華動情地説,“我生長在這裡,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我願意來。”

  今年54歲的馬連去年得知泵站人手比較短缺,他迅速報名。

  “別看老馬這麼大年紀了,快退休的人了幹勁比新來的小夥子還足。”銀川中鐵水務制水公司副經理安彥平説。

  “只要黃河守水需要我,我就永不退休。”老馬説。

  一個個守水人總有著説不完的黃河情結,也對明天有著新的期盼。“黃河寧,天下平。”他們跋山涉水、歷經四季,行走在維護黃河水生態環境的第一線。(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蘭德華 通訊員 洪傑雄 吳凱文 牛鵬鵬)

編輯:郭建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