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索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 我省建立林草資源保護協作機制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雲南省全面深化林長制改革培訓班暨省級林長制部門協作會議上了解到,自2021年1月全面啟動林長制改革以來,雲南省林長制工作深入推進,形成了保護髮展林草資源的強大合力,釋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
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高度重視、高位推動下,各級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同向發力,全面建立了五級林長組織和責任體系,創建了三級督察體系,出臺了六項運行制度,建立了五項工作機制,圓滿完成了林長制初步目標任務,為推進林草事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啟動林長制改革以來,取得了五個方面的成效,在2022年度國家組織的考核中,取得“優秀”等次的好成績。
林草資源保護髮展格局取得重大突破。體現為“四個首次”,即:首次將林草資源保護髮展部門責任上升為黨委、政府主體責任;首次在省、市、縣、鄉、村五級全域設立林長,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共設立林長36999名;首次將“林長制考核”和省級督察納入省級年度督查檢查考核計劃;首次從制度層面圍繞林草工作形成了跨部門協作機制。
林草生態保護取得重大進展。亞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貢山、哀牢山4處國家公園納入國家公園創建規劃佈局。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3%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穩步推進林草立法,《雲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率先啟動林草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林草濕地資源監測、核查、執法全覆蓋工作機制全面建立。2022年森林草原防火期,全省共發生16起森林火災,取得自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好成績。
林草生態修復穩步有序推進。我省制定出臺《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近年來年均完成營造林300萬畝以上,居全國前十。
林草産業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全省開展核桃等經濟林提質增效35萬畝,建設堅果初加工生産線近300條,核桃油産能突破10萬噸。2022年,全省林草産業總産值達3622億元,同比增長20.67%,總産值及增速創歷史新高。
林草要素保障高效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2023年以來,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和“應保盡保、能批全批”的原則,目前已審批使用林地、草原申請1273件,批准使用林地、草原面積12.1萬畝,保障了3869億元固定資産投資順利落地。
下一步,全省各級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凝聚協作合力,在統籌協調、分工協作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工作流程。釋放效能,提升協作品質,圍繞林長制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和巡林、督察、考評、協作等運行管理制度體系及保障體系,加強完善優化,增強制度活力,共同推進林長制不斷走深走實,努力將雲南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