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陵縣:壯大資源經濟增強産業後勁
龍江鄉石斛種植基地。
紫皮石斛
近年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緊緊圍繞發展資源經濟的思路,把石斛産業作為特色産業來抓,聚力打造“中國石斛之鄉”,初步形成了集種苗培育、石斛種植、精深加工、盆景花卉、品牌打造、産品行銷為一體的石斛全産業鏈。
龍陵縣堅持把發展石斛産業的出發點放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先後發佈《龍陵縣石斛産業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雲南省地方標準紫皮石斛》《地理標誌産品 龍陵紫皮石斛地方標準》等生産標準,明確石斛産業發展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健全保障機制,積極破解基層一線産業發展難題。截至目前,全縣石斛種植面積達3.9萬畝,共實現鮮條産量9000噸、實現産值58.5億元,6.5萬餘人從中受益。
在石斛産業發展中,龍陵縣採取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重點對石斛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種植農戶特別是已脫貧戶進行項目幫扶。截至目前,共投入石斛産業發展資金5000余萬元,整合林草、人社、鄉村振興等部門貼息貸款9.04億元,兌付貼息資金4235萬元。
為提升石斛産業發展實力,該縣積極推行石斛生産檔案、品質認證和市場準入“三項制度”,建成石斛産品品質檢測中心1個,實現從産地選擇、種植加工到流通銷售的全過程監管。注重典型示範引領,先後獲得“龍陵紫皮石斛”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農産品地理標誌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註冊極斛、古箐寶、元斛等品牌,獲得GMP證書1個。目前,中國·龍陵石斛交易市場一期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成為全國石斛楓鬥加工第一縣。採取“研發+培訓+標準”模式,不斷增強石斛産業發展後勁,加強與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成立石斛研究所、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建成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1個、石斛試驗站1個,加大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國家認證專利、開發新産品等。目前,全縣累計培訓石斛種植、加工等技術人員10.1萬人次,其中14261人獲得《國家中藥材楓鬥加工技術資格證書》。(記者 李建國 通訊員 張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