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巧家縣——辦好惠民實事提升幸福指數
巧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大棚內採摘草莓。
近年來,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市委深入推進“六大戰略”,做好“産、城、人”三篇文章的工作要求,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才培養等民生實事,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巧家縣堅持把16.8萬脫貧人口和“三類對象”持續增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中心任務來抓,緊扣打造“兩區一地”的發展定位,突出做好政策兜底、挖潛增收、節支降本、固本強基工作,構建多點發力、多極支撐的農村居民持續增收新格局,常態化精準落實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措施,用好用足開髮式幫扶、“防貧保”和兜底保障政策,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千方百計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全縣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連續3年增幅超過15%。
巧家縣通過精準摸排、精準調研、精準動員、精準輸出、精準穩崗等措施,抓好群眾就業工作,持續拓寬就業渠道,助推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招聘活動,為脫貧勞動力、農村勞動力、移民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穩就業保就業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為給農村富餘勞動力推薦更多的就業崗位,縣人社局開通巧家人社抖音官方號,定期推薦就業崗位,將優質崗位信息通過短視頻平臺推送。目前,全縣共有農村勞動力304137人,已轉移就業265893人,轉移就業率達87.43%;共有脫貧勞動力89361人,已轉移就業78866人,轉移就業率達88.26%;共有易地搬遷勞動力9319人,已轉移就業8691人,轉移就業率達93.26%。
巧家縣圍繞打造“兩區一地”的目標,通過學歷提升、專業職稱評定、職業資格證書認定、專業知識培訓、開展定向訂單式培訓等措施,培育本土人才。截至目前,全縣已培育本土實用人才6300余人,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400余人。深入推動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充分發揮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能工巧匠在技術創新、技藝傳承、絕技絕活代際傳承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幫助本土人才掌握新理念、新技能、新方法。(記者 沈迅 通訊員 姜連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