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經濟圈今年1-8月固投同比增長8.2%——夯實項目“壓艙石” 點燃經濟“強引擎”
10月5日,在海口江東新區椰青園S01項目現場,施工人員在搬運管線。海口日報記者 蘇弼坤 攝
鳥瞰海口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區(生態CBD)一派繁忙的建設景象。 海口日報記者 康登淋 攝
車水馬龍的G15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成為重要交通樞紐。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地面上,運輸車、混凝土攪拌罐車往來穿梭;高空中,塔吊揮舞著長臂,有條不紊地調運建築材料……連日來,在屯昌縣産城融合示範區縣人民醫院新院區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爭分奪秒趕工期、抓進度。目前,該項目樁基工程已完成20%,力爭2025年11月份投入使用。
重大項目建設是引領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是推動海口經濟圈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1-8月,海口經濟圈各市縣抓進度、挖潛力、拓增量,全面夯實重大項目建設“壓艙石”,實現固定資産投資額同比增長8.2%,有力提升投資對拉動區域經濟增長貢獻率。
1 項目提速增效
今年下半年以來,海口經濟圈各市縣鉚足幹勁,緊盯目標,全力推動各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7月完成全線承臺、墩身施工;8月完成全線現澆梁支架搭設……”10月10日,海口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白駒大道至現狀桂林洋互通段)依舊保持大幹態勢,中鐵上海局項目總工程師商健輾轉在各施工區域,面對面指導解決施工現場産生的問題,梳理現場施工任務,全力衝刺項目全線通車目標。
作為提升海口和文昌區域間交通便利性和經濟緊密度的省重點項目,海口江東新區快速通道項目總進度目前已完成93%,項目整體工期預計將比原計劃至少縮短115天。“項目建成後,將匹配服務封關運作後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進出港客流高速增長産生的交通需求,有效縮短機場與瓊北地區的交通時間。”商健介紹。
為全力衝刺全年目標任務,各市縣各項目利用目前晴好天氣,精心施工,品質安全“兩手抓”,著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
近日,在文昌國際航天城科技創新公共平臺二期——衛星研發中心項目施工現場,200多名工人抓緊時間加快施工,全力展開鋼柱吊裝施工。
“為提升建設效率,我們採取裝配式建築進行施工,不僅降低天氣因素的影響,在工程品質上更加可靠。”文昌國際航天城科技創新公共平臺二期——衛星研發中心項目生産經理肖濤介紹,目前,項目已完成研發大樓的主體4層以下混凝土澆築,5層主次梁安裝工作。
項目跑得快,更要行得穩。日前,伴隨著最後一塊沉箱平穩著落基床,文昌鋪前中心漁港項目所有沉箱順利完成安裝,標誌著該項目建設取得關鍵性節點勝利。
“下半年來,項目搶抓進度,目前已完成總進度的70%,預計明年6月全面竣工。”中交三航局文昌鋪前中心漁港項目相關負責人周今濤介紹,項目致力打造集漁船停泊、避風、漁獲裝卸、休閒漁業旅遊等功能于一體的中心漁港,建成後可充分發揮漁港避風減災功能,保障區域漁民生命財産安全。
2 服務保障有力
抓項目促有效投資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服務保障項目建設更是項目高品質發展的“催化劑”。
“項目建設存在哪些困難,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們協調?”近日,定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來到海口羊山大道至定安母瑞山公路(定安瓊海段)項目建設現場,對定安段存在的用地置換調整、建設進度等問題進行現場調度,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
海口羊山大道至定安母瑞山公路(定安瓊海段)項目作為完善區域路網、助力定安高品質融入海口經濟圈的重要項目,正穩步推進建設,預計2025年底建成通車。“項目將直接打通定安‘中軸’、串聯‘三區’,有效促進定安縣域南北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定安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澄邁,海南生態軟體園G地塊(科技企業加速園)項目、馬村油庫改造項目、長輸管道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服務保障也從不“斷檔”。
近日,澄邁縣相關部門組成一支“服務隊伍”,來到各項目現場“把脈問診”,現場辦公,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項目及企業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們就盡全力去解決。”澄邁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項目進度,該縣持續同企業負責人共同商討發展良策,以更加務實有效的舉措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確保項目早建成、早見效。
下好“一盤棋”,激活“一池水”。隨著海口經濟圈不斷加速聚勢拓能,各重點項目陸續竣工,將為區域發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量,進一步帶動發展能級持續提升。(海口日報記者 張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