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出臺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建設規範 選址應優先考慮鄰近傳統漁村漁港
為推進海南休閒漁業高品質發展,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印發《海南省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建設規範》(以下簡稱《建設規範》)和《海南省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規定了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的定義、總體要求、規劃設計標準、建設內容標準、經營管理標準及綜合效益標準等。
開展涉水項目應配備2名以上救援人員
據介紹,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以下簡稱示範基地),是指依託休閒垂釣、共享漁莊、增殖放流體驗、趕海拾趣、漁家民宿、賽事節慶、科普教育、水族觀賞、水産購物、魚鮮美食等業態建設,將傳統漁業生産與服務業相結合,生産經營管理規範,服務設施完善,帶動漁民轉産就業成績明顯,生態社會經濟效益良好,輻射作用強的綜合性漁業基地。
《建設規範》要求,示範基地應當科學選址、合理佈局,並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優先選擇鄰近傳統漁村、漁港和適合開展休閒漁業活動的水域(海域、江河湖泊、溪流塘),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地方特色鮮明、基礎設施較好、交通便利的地區,可依託漁港經濟區、深遠海養殖平臺、水上休閒平臺、海洋牧場、現代漁業産業園、觀賞魚基地等已有産業基礎建設。
示範基地開展涉水項目的,應當設置2名以上救援人員。示範基地內提供餐飲服務的場所及用具應當達到《農家樂經營服務規範》二星級以上要求,應具備一次性接待用餐人數30人以上的條件,專門從事魚鮮美食的,具備一次性接待用餐人數100人以上的條件。示範基地應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管控條件下,根據實際情況配備住宿設施,適當建設或改造民宿(民宿酒店、客棧等鄉村住宿場所)、酒店,並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或採用其他替代方式滿足消費者住宿需求。
年接待能力應達到1萬人次
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示範基地經營的業態應至少包含以下業態中的兩項:休閒垂釣、共享漁莊、漁家民宿、賽事節慶、科普教育、水族觀賞、水産購物、魚鮮美食、趕海拾趣。此外,休閒漁業活動內容形式多樣,漁文化元素突出,能與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相結合;活動場所與服務設施年接待能力達到1萬人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明顯。上年度經營收入應達到300萬元(中部市縣按80%執行)以上;直接吸納本省轉産農(漁)民就業(連續就業3個月以上)20人以上,帶動周邊農(漁)民30戶以上;示範基地建設和運營與當地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協調發展,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不發生生態破壞或環境污染事件。
示範基地的認定每年開展1次,運行監測每兩年開展1次。市縣農業農村局可根據《暫行辦法》,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認定和運行監測實施細則。《暫行辦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海南日報記者 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