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胡君顏):山西臨汾,因地處汾河之濱而得名。作為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更是有著“人類文明之源”“中華文明之源”“三晉文明之源”的美譽。一泓清水入黃河,兩岸錦繡入畫來。汾河作為黃河第二大支流、三晉母親河,流經臨汾160余公里,穿越6個縣市區。
汾河堤上萱樓燈光璀璨(攝影 胡君顏)
登上萱樓俯瞰汾河燈光夜景(攝影 胡君顏)
夜幕下,汾河岸邊五彩斑斕的燈光夜景(攝影 胡君顏)
據介紹,汾河文化生態景區依託臨汾城區汾河段而建,全長17.5公里,不僅有分佈于河段上下游的生態濕地,在城區段還設有文化藝術區、科普活動區、地域文化展示區等功能區,建有大小景觀節點155處,2014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據臨汾市汾河文化生態景區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范維勝介紹,汾河景區不僅是臨汾的一張綠色生態名片,更是臨汾人民的“城市會客廳”。
景區內生態良好,景色宜人,是臨汾市的“天然氧吧”和“城市綠肺”。週末閒暇之餘,不少市民成群結伴,在這裡休閒娛樂,盡享自然。
壺口瀑布水流湍急而下(攝影 胡君顏)
氣勢磅薄的壺口瀑布(攝影 胡君顏)
在臨汾,“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和“渾然如太極”般的乾坤灣,是黃河之上兩顆靚麗的“明珠”。奔騰不息的黃河、自然天成的景觀展現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開放包容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