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黃河遇見海】臨夏州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2-05 16:28:47

  臨夏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西南部位於甘南黃河上游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東北部位於隴中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黃河河長124公里,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地位極為重要。繪就藍天常在、碧水長流、青山永駐的美麗畫卷,臨夏重任在肩。

【沿著黃河遇見海】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臨夏州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綜述_fororder_1

風光旖旎的臨夏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7年來,一代代臨夏人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不斷築牢生態屏障,奮力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

  生態建設美臨夏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不僅生活在臨夏的人感同身受,更有實實在在的數據佐證。

  天藍!2023年1-10月,臨夏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均值為55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濃度均值為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為84.2%,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改善0.9%,改善幅度位列甘肅省第三。

  水碧!臨夏州8縣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面完成,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3.15萬噸;全州37個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1-10月,全州12個地表水控制斷面(5個國控、7個省控)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100%,臨夏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

  土凈!31個用途變更為“一住兩公”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均未出現污染地塊;18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完成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回頭看”;建成醫療廢物處置中心3個、醫廢暫存點3個。

【沿著黃河遇見海】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臨夏州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綜述_fororder_2

山清水秀的臨夏州

  綠色發展是臨夏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理念,又是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

  “生態建設”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在綠色發展中的優先地位,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臨夏生態保護。

  生態修復綠臨夏

  冬日暖陽下,大南岔河泛著柔波,不時有電動巡邏車沿河道巡邏,查看河道內是否有垃圾。“經過整治後,河道裏的垃圾沒有了,挖沙子留下的坑填平了。你看,現在這條河清了。”和政縣水電局相關負責人説。美不勝收的景色,昭示臨夏州生態的變化。

【沿著黃河遇見海】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臨夏州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綜述_fororder_3 

清冽可鑒的大南岔河

  大南岔河發源於太子山麓,是廣通河一級支流、洮河二級支流,是沿線吊灘鄉和達浪鄉群眾的主要灌溉水源,也是鑲嵌在通往國家4A級景區松鳴岩和松鳴岩國際滑雪場通道上的一條風情線。若把時針撥回到7年前,便是另一幅景象:河道內亂採亂挖,行洪不暢、河岸崩塌、河床下切、沿河工程設施遭破壞……

  2016年以來,臨夏州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以全州旅遊無垃圾示範州創建活動為抓手,超前謀劃,早安排、早部署,防患于未然,著力探索“治水”之道,整合相關部門力量,圍繞大南岔河河道衛生、水質改善、污水處理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紮實工作,讓大南岔河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隨著生態環境逐步向好,和政縣抓住機遇,探索“生態修復+生態旅遊”模式,打造“河湖通、流水清、沿岸美”的生態水系目標,著力建設臨夏州生態文明高地。清風徐來、水光瀲艷,大南岔河呈現出詩情畫意、人水和諧的景象。這景象的背後,是臨夏州紮實推進生態治理的生動實踐。

【沿著黃河遇見海】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臨夏州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綜述_fororder_4

臨夏州的美麗風光

  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一體保護理念,圍繞生態體系修復、生態景觀提升,統籌推進濕地修復、生態造林等重大生態工程,緊盯“空氣環境品質、水環境品質、土壤環境品質、自然生態、污染減排、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目標任務,全力推動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制定《臨夏州2023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污染防治工作要點》,實施冬季清潔取暖項目、蘭州市劉家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東鄉段)一期保護工程規範化建設項目等11個項目。和政縣羅家集鎮、松鳴鎮入選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鎮,法臺山景區森林康養基地、鄉語鄉村森林康養基地被認定為2023年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康樂縣榮獲“美麗中國·生態文旅名縣”……綠色成為臨夏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綠色發展富臨夏

  如今,翻開臨夏人的朋友圈,藍天美景照片必不可少,群星閃爍開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朋友圈裏曬藍天、曬星空,不僅是大家的自信和驕傲,更是一份通過不懈努力得來的幸福感。

【沿著黃河遇見海】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臨夏州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綜述_fororder_5

臨夏州風景優美

  王成華和張克力在永靖縣生活了6年,他們對太極島情有獨鍾,不論春夏秋冬還是清晨傍晚,總會來太極島轉轉,或騎行于綠道、或在木棧道散步,用手機記錄藍天白雲和花紅柳綠。太極島景區被黃河溫柔地環抱,常年棲息著30多種不同種類的3萬餘只水鳥。近年來,隨著太極島濕地生態建設的修復和發展,旅遊觀賞性功能也越發完善,景區內除了自然生長的千畝蘆葦蕩之外,還有連片的荷塘、魚塘,島內還興建碼頭、亭閣、景觀塔、運動場……尤其是去年栽植的2萬平方米各類花卉,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特色景觀。每到旅遊季,來太極島旅遊的人絡繹不絕。王克華自豪地説:“空氣品質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隨手拍拍都是大片。”

【沿著黃河遇見海】夯實生態家底 寫好綠色文章——臨夏州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綜述_fororder_6 

遊客在太極湖遊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切實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臨夏州全面落實生態功能區主體責任,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在服務大局中強化擔當,在保護治理中展現臨夏作為,凝心聚力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持續涵養生態財富、提升生態價值、打響生態品牌、厚植綠色底蘊,全方位築牢生態屏障,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臨夏答卷”日漸濃墨重彩,高品質發展的“綠色”基底更加堅實。

  從“綠起來”到“富起來”,臨夏的綠色版圖在群眾生活的笑顏裏盪漾!

  從“富起來”到“美起來”,臨夏的生機與活力在滔滔“綠浪”中迸發!

  走過67年光輝歷程,邁上新的奮鬥征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臨夏正熠熠生輝、絢爛奪目!(文/圖 馬瑞鵬)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