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10月底,海南首條GMP級別的細胞培養基生産線在華熙生物(海南)科技産業園順利投産,為我國生物醫藥企業擺脫細胞培養基過度依賴進口邁出重要一步。
“首創”——憑藉國內首創的輕量級視覺檢測模型定位演算法等多項核心技術,海南飛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行者科技)先後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多項榮譽。
“首單”——作為全國首個享受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紅利的試點企業,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斯卡糧油)已累計享受加工增值減免關稅約兩億元。
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賽道,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姓氏:民營。
“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指出。
截至今年10月,海南省實有經營主體350萬戶,其中民營經營主體達342.9萬戶。前三季度,海南省民營經濟稅收收入839.57億元,佔全省稅收收入的80.2%。
它們究竟是如何一路闖、一路試,持續為海南經濟發展增色?
近日,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踐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組織集團融媒采編力量,走訪調研了10余家海南民營企業,以期從一個個迎風起舞、向新而行、敢闖敢試的故事中,感受海南民營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信心與活力。
量質齊升,民營經濟撐起“半壁江山”
對於海南而言,民營經濟的聚集成勢是從2020年開始的。
這一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佈。僅僅過了一個月,華熙生物考察團隊便聞風登島。儘管人生地不熟,他們依舊迅速敲定戰略合作協議,將“新家”——華熙生物(海南)科技産業園,安在了海口國家高新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
也是在這一年,澳斯卡糧油、e碼頭等一大批民營企業,紛紛落地海南。
為什麼選擇海南?“民營企業家的嗅覺是靈敏的。”前海電商(深圳)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e碼頭)董事長沈琦雅説,他們願意到海南來,看中的正是自貿港這一全球最高水準開放形態的發展潛力。
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海南省實有民營經營主體342.9萬戶,其中301萬戶為2020年6月後新增,佔比超85.8%。
隨著人流、物流、資金流疊加匯聚,一大批優質民企加速崛起——
海南金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斬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實現海南省這一領域“零”的突破;從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起步,飛行者科技研發出多維感知決策一體化無人機系統,達國際先進水準;連續虧損多年的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路水産),如今先後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農村部“國家水産種業強優勢陣型”,年産值達1.5億元……
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海南省民營經濟在市場競爭中成長,韌性與活力不斷彰顯。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省民營經濟稅收收入839.57億元,佔全省稅收收入的80.2%;民營經濟增加值3191.03億元,佔全省同期GDP的60.5%。無疑,海南民營經濟正撐起全省經濟“半壁江山”。
借梯登高,深度融入自貿港發展新格局
97.78%,這是截至今年10月,海南省實有經營主體的含“民”量。
一方面,它們體量大、覆蓋廣,幾乎分佈在各行各業,呈鋪天蓋地之勢;一方面,它們也顯現出相當濃郁的“海南特色”:超90%分佈在第三産業。
此次調研顯示,儘管批發和零售等傳統服務業依舊佔據大頭,但隨著海南提出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現代服務業增速也相當迅猛。
僅2022年,全省便新增現代服務業經營主體91.27萬戶,同比增長106.39%。
“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涌向海南。”在海南浪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浪潮)董事長杜昂看來,這些要素資源的聚集形成大量數據,正為以算力為核心競爭力的該公司,搭建起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
借梯登高,是不少民企實現高品質發展的“秘籍”。
在洋浦,澳斯卡糧油從加拿大、巴西等國進口生産原料,加工成食用油後再銷往國內市場。借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之“梯”,該公司積極融入雙循環新格局,今年前8個月的外貿總額已突破1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民企進出口932.4億元,同比增長37.3%。全省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中,超九成為民企,民企成為海南對外貨物貿易的最大主體。
“走出去”前景廣闊,“沉到底”同樣大有可為。
在海口,海南大湖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帶動周邊村民種植各類花卉2200畝,産值達1.2億元。借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之“梯”,該公司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幫助當地村集體累計增收1600萬元。
截至目前,全省今年已有1145家民營企業參加“萬企興萬村”海南行動,參與“興村項目”1649個,涉及“興村”1139個、累計投入經營類項目資金197.46億元。
與時代同頻,與大勢共振。可以看到,搶抓自貿港建設新機遇、深度融入發展新格局的海南民營經濟,實現自身快速成長的同時,也正反哺地方經濟民生,在穩就業、促增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內外合力,激活高品質發展“強引擎”
一路上揚!調研中,我省不少民企亮出的經營業績曲線高度一致。
10%,這是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昇凈水)過去幾年的營收年均增速。目前,該公司業務範圍已覆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國。
40%,這是海南浪潮過去幾年的營收年均增速。去年,該公司業績規模接近2億元,今年更是有望達到3.5億元。
58%,這是飛行者科技今年同比去年的營收增速。目前,該公司業務已從島內拓展至廣東、北京、新疆、浙江、山東等省市,並在國內設立多家分公司。
民營經濟“加速跑”,活力從哪兒來?
分量十足的政策環境——這是澳斯卡糧油副總經理曹又華的回答,“我們已累計享受加工增值減免關稅約兩億元,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辦事高效的政務環境——這是華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可的回答,“‘店小二’提供全程服務,只用了630天,我們的産業園便順利竣工開園。”
支撐有力的要素環境——這是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民的回答,“從線上‘下單’選地、拍地,到獲得項目用地的不動産權證,我們只用了不到三個月。”
用“營商”換“贏商”,政府以“有為”之舉,正持續助推民企“有成”。
但民營企業要真正走得穩、走得遠,關鍵還是練好內功。立昇凈水董事長陳良剛説,過去30餘年間,該公司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就是超濾膜的研發、生産與推廣。為將技術打磨得更出色,如今,立昇凈水每年的研發投入至少達3000萬元。
苦練內功,才經得起“風吹浪打”。調研發現,許多經營狀況較好的民企,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關鍵在於準確識變、主動求變、以變應變,持續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基於海南從海洋大省邁向海洋強省的發展目標,飛行者科技研發出深海探勘水下機器人,成為國內首家集成海天協同智慧化産品的數智化企業;一改傳統露天池塘粗放式養殖模式,寶路水産探索養殖“上樓”;“多條腿”走路的海南現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跨界”商業航天領域……
捕捉新需求,探索新模式,佈局新賽道。調研過程中,一路“新”風撲面。
崛起于街頭村落、家庭作坊,數百萬戶海南民營經營主體在自貿港建設的高品質發展大潮中,借外力練內功,敏銳地捕捉機遇、搏擊風浪,展現出“能打也能抗擊打”的韌性與活力,成為推動海南自貿港經濟發展的磅薄力量。
風口再來,如今,弄潮兒們再向潮頭立。(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曹馬志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姚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