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日本“拖歐入亞” 歷史是否又來到十字路口?
2023-01-16 11:24:57來源:環球時報編輯:殷亮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剛剛結束對歐美五國的訪問。除和美國深化同盟關係外,岸田此訪進一步加強了日本和法意英這三個歐洲國家的安全合作。雖然日歐安全關係形成于40多年前,但東京近年來一直在積極尋求將歐洲力量引入亞洲。有分析人士表示,東京這樣做既是為了借機發展日本的軍事力量,重走軍事大國路線,也是為了“拖歐入亞”,借助歐洲國家的力量對中國和俄羅斯進行牽制。100多年前,處於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産生了全盤西化的“脫亞入歐”理論。也正是在這種理論的影響下,日本走上了快速擴張和對外侵略的道路。如今的日本,是否又來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日本與北約國家的合作發展到落實階段

  從1月9日到11日,岸田先後訪問法意英三國,而安全合作是他此訪的重點議程。在訪問法國時,日法領導人承諾加強兩國在“印太”地區安全事務上的夥伴關係,決定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並計劃在今年上半年舉行日法外交國防“2+2”會議。在到訪羅馬時,岸田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同意將兩國關係提升至戰略夥伴關係,並決定舉行日意外交和國防磋商。兩人還對日意英三國共同開發下一代戰機寄予厚望,這是日本與非美國合作夥伴進行的首個重大聯合防務開發項目。在日本首相訪問倫敦後,日英簽署《互惠準入協定》,允許兩國在對方領土上部署軍事力量。這是日本首次與歐洲國家簽署此類協定。英國表示,該協定“旨在使兩國的武裝部隊能夠計劃和進行更複雜與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和部署”。

  “太平洋轉捩點:日本武裝自己——並向歐洲靠攏”,德國《每日鏡報》12日對岸田的歐美之行進行評論,稱東京放棄此前實施了數十年的防衛政策,大規模重新武裝自己並加強與西方的合作。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岸田此次訪問歐洲三國的一大目標是將歐洲勢力引入亞太地區,形成日美安保同盟、日美韓安全合作、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之外的另一層安全機制,以此牽制中俄。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對記者説,現在日本與西方關係的一大特點是在日美同盟的基礎上,日本正培育與北約成員國之間的關係,“從日本與意大利、英國共同研發下一代戰機就可以看出,東京與歐洲國家在安全層面的合作已從意向發展到落實階段”。

  慫恿歐洲國家加大力度參與亞太地區安全事務是日本近年來的戰略之一。日本2022年《防衛白皮書》表示,德國等歐洲國家是與“印太”地區有著“地理性和歷史性聯繫的國家”,東京一直在推動它們更加深入地參與“印太”地區事務,同時加強與它們在防務上的合作與交流。與這些國家進行合作,可以産生比日本單獨行動更大的效果。《日本時報》2021年曾發表題為《隨著歐洲對“印太”地區的興趣日益濃厚,日本準備好帶路了嗎?》的文章,稱長期以來日本官員一直在遊説歐洲國家加大其在“印太”地區的參與力度。2022年9月,日本東京多摩大學規則制定戰略中心副主任格羅瑟曼,在韓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下屬的雙月刊《峨山論壇》網站發文,稱日本外交的目標是在2012年至2022年的十年間,與北約、歐盟和歐洲大國在“印太”地區進行接觸。

  多個歐洲國家“首次”在日本搞軍演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亞太地區在全球戰略格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日本在亞太安全秩序的重構中作用“獨特”,一方面它是美國的“跟班”,在戰略層面要跟著華盛頓走;另一方面,在美國以及歐洲如何在亞太地區進行戰略佈局的問題上,日本又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就像“自由開放的印太”這一概念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CNN的報道印證了這一説法。這家美媒稱,日本先是在2006年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這一構想,該構想被解讀為牽制中國和俄羅斯的企圖。一年後,安倍對印度聯邦議會議員表示“更廣闊的亞洲”正在開始形成,並希望新德里與東京合作,而這是後來“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形成的開始。

  在日本的“努力”下,歐洲各國近年來參與亞太地區安全事務的力度明顯加大,德法等歐洲大國軍隊紛紛前往日本進行軍事訓練和演習。2022年9月,德國軍隊首次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日本國內進行共同訓練。2021年11月,德國海軍護衛艦“巴伐利亞”號停靠在日本東京港口,這是德國艦艇時隔近20年再次停靠日本港口。2022年11月,英國陸軍前往日本,和日本陸上自衛隊在群馬縣相馬原演習場等地舉行“警戒島嶼22”聯合演習。此前一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沖繩島以南的太平洋海域舉行聯合軍演。這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大的戰艦首次與自衛隊在日本列島附近舉行演習。此外,2021年5月,日本陸上自衛隊與法國陸軍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舉行離島防衛訓練。這是法國軍隊首次登陸日本參加演習。此前3個月,日本“夕霧”號驅逐艦在關島周邊海域與西班牙以及美國海軍實施訓練。當時就有媒體評論稱,日本海上自衛隊與西班牙軍隊在太平洋海域進行軍演“實屬罕見”。

  日本還與歐洲大國不斷簽署各種軍事安全備忘錄和協議,不斷擴大安全合作範圍,並將其制度化。除北約外,日本還與歐盟進行安全合作。2001年12月,日本和歐盟通過聯合行動計劃,向外界展示它們加強安全合作的“特別雄心”。日本和歐盟領導在2010年宣佈,他們有意在一系列問題和關切上正式確立關係。2021年9月發佈的《歐盟“印太”合作戰略》稱,歐盟將日本視為關鍵合作夥伴。

  安倍發揮關鍵作用,美國大力推動

  其實早在冷戰結束前,日本就開始建立並加強與歐洲的安全關係。根據格羅瑟曼的研究,日歐安全關係的發展有幾個關鍵時間節點,包括1979年日本防衛大臣首次訪問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雙方開始建立安全合作;1991年冷戰的結束,促進雙方加強安全關係;2001年“9·11”事件的發生,為推動日歐深化關係提供機會;2007年,作為首位訪問北約總部的日本首相,安倍敦促日歐“進入合作的新階段”。進入21世紀的第二和第三個十年,日歐安全合作進一步加強。2018年,日本宣佈決定加入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並在其駐比利時大使館內設立駐北約代表處。2022年4月,日本外務大臣首次參加北約外長會議。兩個月後,岸田參加北約領導人峰會,創造另一個“首次”。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鶴岡路人此前指出日本“利用”北約的不同方式,包括讓該組織充當日本的“傳聲筒”和宣傳機構,利用北約讓更多人了解日本在安全問題上的想法,引導國際輿論並獲得外交支持;將北約當作“作戰夥伴”,日本陸上自衛隊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與北約部隊合作,海上自衛隊則與北約國家海軍一起接受訓練,這增強了日本自衛隊的實力;與北約一起進行武器研發,振興日本國防工業。日本的宣傳策略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取得了成功。東京一直聲稱中國是“威脅全球秩序的修正主義大國”,而歐洲“已經越來越能接受這一信息”。在2021年的峰會上,北約首次明確將中國描述為“系統性挑戰”,這一説法在2022年得到延續。

  日歐安全關係的演變,離不開美國的同意和推動。1992年,美國通過《美日全球夥伴關係東京宣言》,支持“日本和北約之間的政治對話”,給日歐發展安全關係蓋了章。2007年,美國與日本安全磋商委員會會議將更廣泛地發展日本-北約合作稱為美國和日本的共同戰略目標。此外,在日歐關係的發展過程中,安倍發揮了關鍵作用。在他的首個首相任期內,安倍將北約視為關鍵合作夥伴;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日本通過改變安全政策為加強與歐洲的合作提供框架。

  李海東表示,近年來,歐洲國家加大對亞太地區安全事務和軍事活動的參與,與美國的全球戰略規劃關係密切,歐洲隨著華盛頓的“指揮棒”轉,將資源聚集到亞太地區來與中國競爭。亞太地區對全球戰略格局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這一背景下,歐洲特別是一些歐洲大國想在全球事務中展現自己的影響力,因此不斷增強在亞太地區的參與度。

  中國應大力推動自己的亞太安全構想

  對於岸田訪問歐美五國加強安全合作,日本國立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正像二戰前的國際社會一樣,選擇軍事集團化道路,岸田意圖將日本準北約化,通過加強與歐美國家的軍事聯繫來加強對華包圍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極其錯誤的”。纐纈厚表示,在國際社會多元化潮流中,集團化只會加深國家之間的隔閡與衝突,而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同中國形成敵對關係是完全錯誤的選擇,必將危及日本的安全,“我們必須認識到日中友好合作對日本來説才是最大的安全保障”。纐纈厚還強調,從戰後到現在,日本對美“從屬”路線一直很明顯,日本需要同美國建立自由、平等的關係,否則很難得到亞洲鄰國的信任和尊重。

  岸田通過對歐洲三國的訪問,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日歐安全關係,但這種關係能有多“鐵”,日本輿論對此存在懷疑。日本《産經新聞》評論稱,歐洲與中國的價值觀確實不同,但中國是歐洲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所以歐洲與美國的對華強硬政策保持距離。《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歐洲各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是不可忽視的,因此中國有打破日歐安全合作的機會。有國內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此前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候,歐洲都沒有明確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所以面對日本的拉攏,歐洲顯然也不會完全走到中國的對立面。

  日本層層編織對華包圍圈,我們應如何應對?對此,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們首先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包括保證經濟穩步繁榮的態勢不變、社會秩序不亂、強化內部凝聚力等,“只有身體健康了,病毒才難以發揮作用”。其次,我們需要積極主動地與更多國家間展開更緊密合作,包括與美國的盟國尤其是歐洲國家,以保證在發生衝突時,歐洲國家能夠起到約束美日的作用。因為歐洲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體制是多孔性和分散的,我們在歐美之間實現破局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此外,中國還要發揮積極主動性,儘快推出我們的亞太地區安全格局構想,同時採取具體措施對此予以推動。日本拉攏美歐,希望在亞太地區打造一個將中國邊緣化的安全架構,而我們需要打造另一個安全架構,並保證中國在其中處於不可或缺的地位。

  【環球時報駐日本、德國、法國特派特約記者 岳林煒  昭  東  董  銘  環球時報記者  潘曉彤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曉晨  李  靜】(原標題:【環時深度】日本“拖歐入亞” 歷史是否又來到十字路口?)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