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一帶一路”提供合作平臺 中國持續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2023-03-27 15:32: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杜慧琴):在全球發展格局中,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和實踐路徑。中國對外開放、深化合作的步伐從未停歇,共建“一帶一路”紮實推進,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建成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

  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中國作為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從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2021年全球發展倡議,為破解發展難題、解決發展赤字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以來,“一帶一路”合作結出越來越多的豐碩成果,將更多的願景變成現實,使更多的民眾從中受益。

  連接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的匈塞鐵路,是“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也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旗艦項目。3月19日,匈塞鐵路貝諾段正式開通運營一週年。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出席慶祝活動時表示,匈塞鐵路已經成為塞爾維亞的新名片,塞爾維亞正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成果。“我感到無比自豪,我想感謝中國的合作夥伴,讓夢想變為現實,真是太了不起了。在過去的12個月裏,往返貝爾格萊德與諾維薩德的列車共計運送了近300萬乘客。這著實不可思議,它顯然成了塞爾維亞的新面孔、新名片。”

  經過10年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沿線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繁榮世界的重要實踐平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老撾新聞文化旅遊部副部長坡西對此評論説:“‘一帶一路’是踐行多邊主義的‘中國方案’。如大家所見到的,老撾正成為‘一帶一路’倡議最大的受惠國之一。‘共商、共建、共享’這一中方倡導的發展理念,正帶領更多的國家實現共同發展。在2023年乃至更遠的將來,共建‘一帶一路’成果還將惠及更多人民。”

  截至今年1月,中國已與151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務實合作項目落地。“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澳大利亞學者馬克林説,“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實施為很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積極變化。“中國已經發展成了貿易大國,同世界建立了密切的貿易關係,中國已成為很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我必須要提到‘一帶一路’倡議,在過去的10年裏,這個倡議為中國和世界很多國家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帶一路’倡議集中發展基礎設施,這是很有幫助同時也非常重要。我認為,中國找到了幫助其他國家很好的方式。”

  與此同時,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斷擴大自貿協定“朋友圈”,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中方積極參與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一年多來,持續釋放貿易紅利,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指出,“任何一個自貿區,如果缺乏一個內部需求的拉動力的話,它是不完整的。中國對海外産品需求的增長非常大,這是RCEP最寶貴的資源,如果其他國家生産的東西無法銷售,那麼整個鏈條就會中斷。中國在近年強調進口,強調自己作為世界最終消費市場的作用,比如説上海進博會,北京服貿會等等。”

  中國越發展,越能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越能造福全人類。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埃萬德羅·卡瓦略表示,在全球經濟低迷之際,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為共同克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提振了信心。"中國不斷以本國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的主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世界經濟健康和穩定發展的大環境有利於中國國內經濟發展,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對世界經濟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