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永靖:村莊美 産業旺 百姓富
來源:甘肅日報  |  2024-01-16 10:28:33

  原標題:【鄉村行·看振興】村莊美 産業旺 百姓富——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建設和美鄉村見聞

  冬日,來到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四通八達的水泥道路寬敞乾淨,整齊劃一的嶄新樓房白墻彩瓦,工廠車間裏工人們有序生産,田間地頭農戶們在拉枝修剪……和美鄉村的景象映入眼簾。

  走進農戶吳凡壽家裏,整潔乾淨的房屋裏暖烘烘的,沙發背後的暖氣片摸上去挺熱乎。“我們農民現在也用上了天然氣,再也不像以前燒煤做飯取暖,煙氣大、灰塵多。如今用天然氣燒水做飯取暖,既乾淨、又衛生,方便快捷,特別實惠。”吳凡壽的老伴樂呵呵地介紹。

  便捷的清潔能源服務,不斷繪就著鄉村振興的幸福底色,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吳凡壽一家人的生活現狀,正是永靖縣開展和美鄉村建設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2015年,永靖縣依託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項目和易地搬遷項目,對城北新區原址的荒山挖山填谷、削山造地,進行開工建設。2018年全面建成永靖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永靖縣東西山區12個鄉鎮35個村的1208戶5010人搬遷安置在此。

  搬得進,更要住得好,村容村貌如何升級?

  永靖縣劉家峽鎮黨委書記陳克鵬介紹,圍繞新村新貌,城北新村高標準實施了一批民生配套工程。硬化道路全面覆蓋,給排水管線暢通無阻,電力網絡安全穩定,衛生廁所全面普及,公益設施共管共享,適齡兒童就近入學,醫療衛生滿足需求,社會保障應保盡保,綠化空地全部美化,生活垃圾日産日清,互聯寬頻接通入戶,家家有淋浴洗澡、戶戶通上天然氣……“居住在核心區的村民實現了‘15分鐘生活圈’。”陳克鵬説。

  “娃兒現在上幼兒園出門走幾步路就到了。”城北新村村民吳發忠告訴記者,“孩子即將上的小學離家也很近,聽説城北小學還利用大課間的時間教學生腰鼓表演呢。”

  “各村組通上了公交車,方便多了。”城北新村村民崇玉堂坐著公交車來村委會辦事,他説,之前走過來要大半個小時,現在10分鐘就到了。如今,每小時就有一班公交車,往返于城北新村8個村組和永靖縣城之間。崇玉堂説:“在城裏的孩子回到家鄉,説村裏的生活一點不比城市差。”

  美在鄉村,富在産業。“建新家”的同時,城北新村還幫助村民“立新業”。

  在城北新村黃芪加工工廠,機器轟鳴聲不斷,工人們在生産線上加工、分揀、打包、搬運黃芪飲片;在寬敞明亮的服飾車間,百餘臺縫紉機整齊擺放,工人在生産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林果經濟産業園區,臨夏州的林果專家正圍繞林果業提質增效、冬季管護等內容,以現場講課和示範的方式對城北新村林果管護員、種植戶開展培訓。果農們看著學著做著,在與專家研討交流中,掌握科學的生産種植經驗和技術……

  桃園內,現年65歲的村民吳凡壽正忙個不停。“沒想到搬到這裡來,種了一輩子地的我也可以成為産業工人。”提及在産業園做工,正在翻地的吳凡壽臉上洋溢著喜悅。澆水、施肥、修枝……一年裏他有近10個月的時間要到桃園打工,再加上村集體經濟的分紅,年收入保守估計在七八萬元。“比以前在山裏生活過得美得多。”

  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崔海洋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城北新村大力培育經濟林、中藥材、針織加工車間、黃芪加工車間等八大産業,建成了城北新村黨建富民強村産業園,小田變大田,將全村土地集約規模化種植,採取“確權確股不確地”,由“黨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保底分紅+勞務收入+收益分紅”的運營思路統一經營,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一系列舉措托起了村民們的就業致富夢。

  “去年我們領上了合作社的分紅,還發了600元的蜜桃。”吳發忠説。

  三年來,城北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搬遷前的7540元增長到現在的15088元。

  如今,城北新村的變化喜人,區域功能基本明晰,百姓安居樂業。走進城北新村村史館,墻面上的歷史照片記錄著城北新村的變遷,村史館內的“老物件”鄉愁氣息濃厚。通過一個個物件,每位到訪者都可感受到城北新村今昔變化。

  一幅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這裡繪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劍南 王朝霞 于曉明 王 虎)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