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合肥市召開全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動員大會,該市各縣(市、區)、開發區、濱湖科學城、阜合産業園、市委黨校等設分會場,錨定新目標,描繪新藍圖,乘勢而上,向“新”而行。
會議認為,合肥具有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基礎和優勢。從基礎看,合肥存儲晶片、光伏儲能、新型顯示、智慧家電、量子信息、城市安全、空間信息等産業居全國前列,戰新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産值超“半壁江山”。在優勢上,合肥具有戰略定位明晰、科創實力雄厚、新興産業崛起、産業生態良好、城市文化包容、幹部隊伍專業等明顯特徵。借力良好的基礎和優勢,合肥將進一步貫通創新鏈、佈局産業鏈,加快打造現代産業集群,力爭2024年全年工業産值再上臺階。
為此,合肥將進一步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智慧家電、生物醫藥、空間信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産業集群發展。合肥將加快建設高水準的科技創新平臺,打造高標準的未來大科學城,構建高效能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體系,加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在産業方面,合肥將進一步強化産業融合集群發展,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抓手,推動形成新的生産關係,加速推動新質生産力大發展。
創優一流的營商環境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堅實保障。2023年,合肥市始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永不竣工”的工程,聚焦重點領域,出臺優化營商環境5.0版行動方案,紮實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連續兩年進入“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全國十強城市,首次進入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前十。
2024年,合肥市將堅持問題導向,緊扣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在標準上、服務上、統籌上更加注重系統謀劃,全面提升營商環境整體水準。該市提出,2024年要繼續堅持“不是最好,就學習最好”,對標滬蘇浙等先發地區,對標各個系統領域全國最好的地方,繼續拉高標杆、爭創一流,高水準建設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範區,力爭營商環境指標全部進入全國先進。
目前,合肥市正聚焦重點任務,以更大的力度、更寬的視野、更深的層面,推動政務環境、要素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提檔升級,讓優化營商環境這個“永不竣工”的工程切實推動新質生産力“滿園春色”。(安徽日報記者 許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