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份,在黃山市徽州區,當地百姓都會採上一把青綠的艾蒿,製作具有濃郁特色的風味小吃——“艾葉粿”,把春天的第一抹青綠化作流連唇齒間的獨特味道。
日前,趁著春光正好,徽州區呈坎鎮容溪村的村民羅雪英忙著採摘艾蒿。剛生長出來的艾蒿鮮嫩多汁,做出來的艾葉粿香氣十分濃郁。
羅雪英將現採的新鮮艾蒿放入鍋中煮熟後,趁熱倒入糯米粉和秈米粉中攪拌揉搓,不一會兒,麵糰就染上了春天的“青綠”。隨後,她把春筍、鹹菜、火腿肉和豆腐乾等農家食材混合爆炒後,包進翠綠的面皮中,收口、壓平、拍打,一個扁圓型的艾葉粿就成型了。最後羅雪英將做好的艾葉粿放在燒柴火的大鍋上蒸,半小時後,原汁原味、軟糯餡多的艾葉粿就可以出鍋食用了,剛出鍋的艾葉粿色澤翠綠、味道清香。
“製作艾葉粿的餡料裏,鹹菜是自家腌的,豬肉是自家的土豬肉。”羅雪英介紹,“每年三四月份,我們村每家每戶都會做這個艾葉粿,吃起來特別清香,裏面餡料也很足,滿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艾葉粿又叫清明粿,是清明節前後徽州一帶的時令小吃,具有濃郁的農耕飲食文化特色。新鮮的艾草性情溫和,可以祛除春日氤氳帶來的濕氣,每年三四月份,家家戶戶都會動手製作艾葉粿或艾葉餃,在時令的美食中品味春天味道,感受自然饋贈。(文 江大俊 周文靜 薛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