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之“勢”從何而來?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3-18 22:00:04

  “我相信,中國的醫療行業在未來5到10年將保持快速增長。正因為這樣,各國企業正在加大這一領域的投資。”近日,在談到中國經濟時,美國普利茅斯岩保險公司董事長詹姆斯·斯通對《國際銳評》這樣説。最近一段時間,眾多外企紛紛表示,中國市場不可替代,他們看好中國經濟良好發展的勢頭。

  這種“勢頭”從何而來?不妨從中國官方最新發佈的1-2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中找答案。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達95.1%;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2%;2月份的企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達54.2%、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達58.1%,均位於景氣區間……一連串數據説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今年實現“開門穩”,延續了回升向好的態勢。

  深入中國大市場,會發現這種“勢頭”無處不在。先看消費。今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反映出消費動能進一步增強。目前,中國又啟動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據相關部門介紹,隨著高品質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將帶來一個年規模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另外,2023年底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3.36億輛,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這兩個領域的更新換代也能創造萬億規模的市場。

  與此同時,國貨“潮品”、智慧家居、文娛旅遊等新消費增長點頻頻出圈,給擴大內需帶來了新動能,也給外企開拓了新空間。“中國消費者對産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倒逼我們加快上新的速度。”迪卡儂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投資中國20多年來,公司不斷豐富産品線、打造自有工廠,以滿足消費者日益豐富的需求。

  經濟向上向好,離不開創新這一強大引擎。從前兩個月數據看,3D列印設備、充電樁、電子元件産品産量都同比增長40%以上,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9.4%,展現了新舊動能轉換帶來的內生動力。

  眼下,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為中國經濟一大關鍵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首要任務。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等新生産工具的應用,促進了製造流程的優化。截至2023年,中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産業規模超1.3萬億元,已全面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去年底,世界經濟論壇公佈了最新一批代表工業領域頂級智造能力的“燈塔工廠”名單。在新增的21家製造業“燈塔工廠”中,有11家位於中國,佔比過半。

  正是在中國創新氛圍的吸引下,一大批外企來華發展。今年1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588家,同比增長74.4%。西方發達國家對華投資大幅增加,法國和瑞典分別增長了25倍和11倍。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表示,中國有著優秀的製造業和完善的供應鏈,希望結合中國創新進行業務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8.7%,進口與出口雙雙實現正增長。《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前兩月出口“勢頭強勁”,增幅遠高於業界預期。在這背後,有著中國外貿企業的靈活作為。比如,他們把不同企業的貨物合併裝箱、“結伴出海”,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中國外貿較快增長,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復蘇是個有力提振。

  事實證明,支撐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因素越來越多了。當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比較多,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加固。但隨著各種有利因素不斷累積增多,加上中國大市場的活力和企業勇於作為,中國經濟有能力“奮力一跳”、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也給世界經濟帶來暖意。(國際銳評評論員)

編輯:韓基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