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新湖南客戶端4月7日訊(記者 莫婷 賀瑜)4月7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數據,手機信令大數據建模分析顯示:清明假期三天,全省累計接待遊客1491.37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940.87萬人次,一日遊遊客550.50萬人次;省外遊客307.41萬人次,省內遊客1183.96萬人次。假期三天過夜遊客平均停留時長為1.612天,省外過夜遊客平均停留時長為1.598天,本省過夜遊客平均停留時長為1.616天。銀聯大數據建模分析全省遊客人均天花費為404.15元。經測算清明假期三天,全省遊客總花費達79.86億元。
(遊人在張家界大峽谷風景區體驗高空玻璃橋。吳勇兵 羅克文 攝)
紅色祭掃,傳承紅色基因亮點多。全省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祭掃活動,緬懷先人事跡、傳承英烈精神。衡陽市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暨未成年人“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題實踐活動,追思和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賡續精神血脈;懷化洪江市沅神灣旅遊度假區開展紅軍長征祭活動,重溫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郴州湘南起義紀念館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暨“傳承紅色基因 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
(衡陽市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暨未成年人“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題實踐活動。圖源:掌上衡陽)
供給豐富,特色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全省文旅行業推出系列文旅活動,豐富旅遊産品供給,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提質升級。湖南博物院舉辦“神話國度 璀璨愛琴海——古希臘文明史詩”“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毛澤東青年時期文物展”等多個精彩展覽;常德市桃花源景區持續推出以“花朝喜事春日裏”為主題的桃花節活動,圍繞文化傳承、旅遊消費、桃花賞玩等內容策劃了多項文旅活動;益陽市箴言書院和胡林翼故居推出“清風送思念,明媚好春光”風俗體驗系列活動,開展彩繪紙鳶、清明射柳、手工體驗等活動。
(長沙方特東方神畫開展“楚風踏歌行”活動,遊客正在《屈原》主題景區欣賞文藝節目表演。周冰鑫 攝)
文旅深度融合,非遺特色更加彰顯。長沙非遺館舉辦樂玩非遺·清明小長假傳習體驗活動,包括靖港紙扎、面人(長沙面塑)、喬氏正骨術等活動;岳陽市張谷英景區組織打鐵、畫扇、繡花、紡紗、皮影戲等十大民俗文化活動,遊客在景區遊覽過程中可全程體驗;懷化黔陽古城開展了“巧手做青糰,濃情寄清明”、植物拓染體驗、“與好友約一場春日雅事”等活動。
(邵陽市隆回縣月亮灣露營地推出非遺技藝“打鐵花”表演,吸引大量市民遊客駐足觀賞。曾勇 攝)
踏青賞花,鄉村自駕遊成為主力。清明假期,以家庭為主的短途自駕遊成為出行主力,遊客紛紛走進田園鄉村,踏青、賞花、品農家菜、拍照留影,享受田園風光,體驗採摘樂趣,感受鄉土文化。益陽南縣以花為媒,創新賞花産品,打造“賞花+體育”新模式,邀請馬拉松賽運動愛好者共赴萬畝花海,體驗花海賽道的魅力;永州市開展“十場花事”系列活動,引導遊客走進桐子坳、周家大院、南溪花海等景區,觀賞鬱金香、紫荊花、油菜花等,領略美好春光;懷化大峽谷推出“春韻紫荊,花綻懷化”抖音短視頻大賽活動。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十里畫廊春意盎然,各地遊客紛至遝來。吳勇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