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邵:“金”葉子鋪就致富路 茶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4-17 16:30:55

  近日,湖南新邵縣迎光鄉大坻村書記羅科玲大清早就來到舜賜茶基地,和大坻種養專業合作社員工一起給移栽不久的新苗施加牛糞。“牛糞和豬糞雖然都是有機肥,但牛糞偏涼性,對舜賜茶的生長更有利,對土壤的改善效果也更好。”施肥過程中,羅科玲儼然半個專家。

湖南新邵:“金”葉子鋪就致富路 茶産業助力鄉村振興_fororder_圖片1

基地工作人員觀察茶樹長勢情況 供圖 新邵縣委宣傳部

  位於新邵縣西北邊陲的大坻村,平均海拔800多米,山多地少,且多為沙性土壤,農作物收成偏低,村民只能靠外出務工補貼家用。

  2018年3月,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工作隊入駐該村後,發現村裏土壤雖為沙性,但富含鋅、硒、鎂等微量元素,非常適合茶樹生長,便從永州市引進了一種不一樣的茶——舜賜茶。這種茶口感甘甜,有一定的食療作用,但不能施化肥、灑農藥,只能使用有機肥。

  2019年,村裏相繼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新邵縣舜賜茶生物科技公司,採取“基地+農戶+公司”的生産經營模式,流轉旱土、荒土400畝種植舜賜茶,並投資230余萬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生産廠房,實現舜賜茶生産、加工、銷售于一體。村裏還專門從新疆引進一家養牛專業戶長期養牛100余頭,確保舜賜茶基地肥料充足。

  合作社和村民建立了種植、收購、加工關係,以每斤7.5元的價格將村民採摘的新鮮茶葉進行收購,確保村民受益。有些人則以土地入股分紅的方式進行利益連接,也嘗到了舜賜茶産業所帶來的甜頭。村民李紅強原長期在外務工,收入低,家庭負擔重,2019年,他籌資5萬元承包土地15畝用於種植舜賜茶,並套種藥用牡丹、金銀花,僅2020年銷售收入就達2萬餘元。

  截至目前,該村舜賜茶種植面積已達500余畝,每年可産新鮮茶葉16000余斤,幹茶葉4000余斤,年産值達48萬餘元,為80余人提供了基地管理、採摘茶葉、移栽新苗等就業崗位。

  “我家有5分土地種植了茶樹,每年茶葉收入8000多塊錢,很不錯了。”説起自家的舜賜茶,村民羅從田非常滿意。

  據了解,舜賜茶在清明節前後便可進行第一次採摘,一年可採摘4至5次,比其他茶葉産量高。羅科玲表示,基地準備聽從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技術指導員的建議,將以舜賜茶特有的食療作用進行新産品研發,進一步拓寬茶葉用途,並將擴建種植面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新邵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山區生態茶種植,以茶興業、以茶惠農,先後推出了迎光鄉大坻村的舜賜茶、巨口鋪鎮的寶慶桂丁茶、坪上小河村的野生茶等知名品種,並多次邀請技術專家對茶葉種植、採摘、加工、銷售等進行技術指導,健全建強綠色産業鏈。據統計,該縣目前共有茶園面積8500余畝,年産茶葉45噸,年産值8000余萬元,為鄉村振興添力賦能。(文 何雯 唐文峰 陳楚奇)

編輯:佘穎慧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