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野(海南)非洲堅果加工項目效果圖。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週游 通訊員 覃紅早)一顆非洲堅果來到中國,要經過怎樣的旅程?未來,來自非洲的夏威夷果被採摘後,進入烏干達的吻野堅果産業園,經過首次粗加工後,通過船運到海南湘瓊先進製造業共建産業園,再進行二次精深加工,最後利用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雨花區塊高橋區塊強大的分銷優勢,迅速銷往海內外。
搭乘“湘瓊合作”東風,今年4月,吻野(海南)非洲堅果加工項目在海南湘瓊先進製造業共建産業園正式啟動,目前已完成報建報批,計劃5月初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採用湘瓊兩省“共建共管”運營模式,佔地20畝,將建設集生産、研發、國際貿易於一體的中非經貿合作(海南)堅果加工國際示範園和中非堅果交易中心,預計日産30噸,有望每年加工及銷售達1萬噸。
借港揚帆,在雨花牽手世界
作為中非經貿深度合作的先行區,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雨花區塊2023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14億元,其中對非貿易完成50億元,同比增長58%,湘非經貿熱度持續高漲。作為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自貿區,雨花如何破局?
自貿雨花區塊充分發揮平臺政策優勢,大膽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2023年,區塊招引了專業堅果貿易商——吻野(湖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註冊落地在中非經貿合作創新促進示範園內。為了助力企業增産增效,積極引導企業“借船出海”,尋求“飛地發展”,區塊在湖南省內已與懷化溆浦、邵陽綏寧、邵陽邵東等地達成戰略合作,積極推進區外生産、區內貿易的創新合作模式。
此次,吻野(海南)非洲堅果加工項目,是自貿雨花區塊成立以來,首次“借港揚帆”,與海南聯合共建。該項目將利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優勢,進口肯尼亞夏威夷果、坦桑尼亞腰果、南非碧根果等,精深加工後銷往國內,出口東南亞、西亞、歐洲等地。
吻野(海南)非洲堅果項目負責人羅令松介紹:“我們的集團戰略是‘全球採、賣全球’,在海南建廠加工優勢明顯,既有區位優勢、物流優勢,也有政策優勢,東南亞、西亞是我們重要的業務版圖,面向這些地區國家的出口,外商到海南洽談或看樣訂貨,比到湖南更近、更便利。”
非品入湘,拓展堅果産業鏈
堅果、咖啡、芝麻是非洲重要的非資源性産品。隨著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落地雨花,自貿雨花區塊充分發揮貨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區塊集聚的優勢,積極打造堅果産業鏈,形成了集産地直採、倉儲物流、精深加工、包裝設計、展銷售後等一體化的全産業鏈服務。
此次吻野(海南)非洲堅果加工項目的落成,將進一步擴容非洲堅果産業鏈,深化非洲非資源性産品在區塊的集聚,讓更多的“非洲好物”熱銷為“湘品好物”。據了解,2023年,吻野品牌“每日堅果”獲得第二十四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金獎,市場前景廣闊。正是基於眾多優質企業在自貿雨花區塊的集聚,“湘非合作”才別樣精彩。
湘瓊攜手,共赴開放高地。肩負著“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任務,自貿雨花區塊將在深化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上闖出新路子,推動“湘非合作”與“湘瓊合作”緊密融合,積極探索中非經貿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品質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