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百比特量子計算晶片在合肥交付
來源:安徽日報  |  2024-04-26 11:06:28

  4月2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創新院)獲悉,該院定制研發的504比特量子計算晶片“驍鴻”已成功在合肥交付,該晶片刷新了國內超導量子比特數量的紀錄,將用於驗證國盾量子自主研製的千比特測控系統,後續還計劃通過中電信量子集團的“天衍”量子計算雲平臺等向全球開放。

  量子創新院研究員龔明介紹,這枚定制晶片在集成超過500比特的同時,量子比特的壽命、門保真度、門深度、讀取保真度等關鍵指標,有望達到IBM等國際主流量子計算雲平臺的晶片性能,可以充分滿足千比特測控系統驗證的需求。

  龔明告訴記者:“研製‘驍鴻’晶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大規模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的發展,更多考慮的是通過集成更多的比特數和實現各單項指標,來滿足測控系統驗證的需求。此款晶片的綜合性能與團隊之前創造量子糾纏數世界紀錄的‘祖衝之二號’晶片尚有差距,不具備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驍鴻”晶片將在國盾量子千比特測控系統上進行單比特門、雙比特門、讀取操作及測控系統性能測試,測試工作預計在2024年8月前完成。新測控系統集成度較上一代産品提升10倍以上,核心元器件使用國産化設計,在提升操控精度的同時大幅降低了成本。

  此外,基於“驍鴻”量子計算晶片,中電信量子集團將聯合國盾量子研發量子計算整機,接入“天衍”量子計算雲平臺,開放給全球用戶使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中電信量子集團副總經理王振介紹,這將高效承載各領域用戶對有實用價值的問題和演算法開展研究,加速量子計算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引領量子計算生態的快速發展。(安徽日報記者 鹿嘉惠)

編輯:劉旭東
製造大會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7150355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