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邵:“垃圾小鎮”變廢為寶 創出63億元大産業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4-28 17:54:02

  走進湖南新邵縣雀塘循環經濟産業園,標準化廠房林立,生産車間採用高效環保的生産方式,自動化生産線、先進生産設備正在作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湖南新邵變廢為寶 “垃圾小鎮”創出63億大産業

俯瞰新邵縣雀塘循環經濟産業園,標準化廠房林立,一派生機勃勃 供圖 新邵縣委宣傳部

  很難想像,這座昔日的“垃圾小鎮”,如今已成為“增綠減碳”“變廢為寶”的大熔爐,將全國各地轉運來的各種“廢品”加工成工業材料、産品。2023年,該産業園實現産值63.36億元,輻射範圍達到湖北、山東、浙江等地。

  龍頭牽引蓄“新”力

  在湖南啟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恒環保)生産車間裏,數千條廢舊輪胎和成袋的膠粉碼垛堆放,伴隨著轟隆的機器聲,廢舊輪胎被粉碎成均勻的顆粒膠粉,並分離出鋼絲,膠粉通過熱分解成裂解油和炭黑等材料。

  “我們採用工業連續化廢輪胎低溫裂解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及裝備,實現了處理過程零污染、零排放,對原料處置‘吃幹榨凈’,將‘黑色污染’變為‘黑色黃金’。”啟恒環保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年處理廢輪胎10萬噸,年營收超過2億元,創造稅收約4000萬元。

  發展新質生産力,就是走綠色發展之路。啟恒環保僅是新邵著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傾力推進工業固廢産業高值化、規模化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

  如今,廢舊金屬、廢舊塑膠(輪胎)、廢舊電子電器、報廢機動車等,都在這裡“點石成金”。2022年,雀塘循環經濟産業園獲得“湖南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2023年,列入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

  “隨著大宗固廢産量逐年增加,實現工業固廢處理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擔起這份責任,為綠色發展貢獻力量。”該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啟恒環保、鴻騰鋁業等龍頭企業的牽引下,園區集聚效應彰顯,截至目前,已入駐42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8家,經濟總量位居全省同類型園區第2位,為新邵新質生産力發展積蓄了強勁動力。

  延鏈強鏈蓄“新”能

  走進湖南鴻騰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騰鋁業),生産車間熱火朝天,來自各地的廢鋁,在此通過熔煉、鑄造成鋁棒,再加工成鋁型材。

湖南新邵變廢為寶 “垃圾小鎮”創出63億大産業_fororder_圖片8

  鴻騰鋁業生産車間,工人們正在對“新鮮出爐”的鋁型材進行打包 供圖 新邵縣委宣傳部

  過去,當地對廢鋁的加工到鋁錠、鋁棒就“劃句號”了。今年3月,鴻騰鋁業新建成3條5萬噸鋁型材深加工生産線,節省了物流成本,還延展了産業鏈,形成了原料——中級産品——終端産品發展格局。

  “每天回收廢鋁超過300噸,生産鋁棒170噸,新上馬的鋁型材生産線,日産各種型號鋁型材30噸,産品供不應求。”鴻騰鋁業生産負責人説。

  類似的變化還在其他企業進行:啟恒環保擬建炭黑粒子生産線項目,已進入評估階段,將在下半年建成投産,可新增産值2000萬元;贏家10萬台報廢機動車拆解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投産運營後,可新增年産值10億元……

  近年來,新邵縣雀塘循環經濟産業園致力於高水準保護與高品質發展,著力推動骨幹企業提質升級,圍繞銅鋁與塑膠産業集群重點招商,精準對接四大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積極招引行業龍頭企業,以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

  厚植土壤蓄“新”勢

  讓高新技術落戶並轉變為新質生産力,不僅需要企業的“內生動力”,更需要園區和政府當好“服務員”和“店小二”。

  近年來,新邵縣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抓手,做好制度設計和系統謀劃,建立循環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出系列“組合招”。

  在強化要素保障上,新邵縣完善基礎設施,積極組織政銀企對接,優化人才引進機制,鼓勵企業、社會資金加大對技術改造、綠色産業項目的投入力度。

  在強化科創增效上,依託“新邵縣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瀟湘要素大市場新邵工作站”等創新平臺,統籌創新要素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設立信息服務站,共享創新平台資源與服務,引導園區培育“眾創空間”;全面實施“智賦萬企”行動,促進園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産學研深度融合。

  上述園區負責人介紹,2024年産業園將積極爭創“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和“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示範項目”,加快完善循環經濟産業集群體系建設,以標準化體系引領園區創新驅動,實現規模工業産值70億元以上。(文 屈淩芙蓉 唐文峰 陳坤剛)

編輯:佘穎慧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