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5日從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五一”假日期間,安徽省接待遊客497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3.8%,相較2019年分別增長36.2%、55%,均創歷史新高。
假日期間,全省精心組織“春遊江淮 樂享五一”文旅消費周活動,推出精品景區、夜遊街區、研學體驗、駕遊風景道、皖美好味道等“十類樂享場景”4600余項活動,各地文旅市場活力十足、繁榮火熱。
新供給提升大黃山新熱度。黃山、池州、安慶、宣城四市突出休閒度假康養,推出系列新産品新業態,帶動旅遊活躍度快速提升。90家4A級以上景區合計接待遊客220.4萬人次,門票收入9833.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2%、10.1%,龍頭帶動作用明顯。黃山風景區接待遊客12.9萬人次,同比增長9.7%。宏村接待遊客11.5萬人次,同比增長3.9%,躋身全國遊客規模前三的鄉村旅遊歷史文化類目的地。
大活動催生合肥大流量。攜程平臺發佈報告,合肥酒店預訂增速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合肥電音節集結眾多國際藝人與全球音樂愛好者,全網話題播放量超4.5億次,吸引95.7萬人次打卡駱崗中央公園。三河古鎮舉辦“百戲三河”文化演藝、“三河明月夜”夜遊等活動,接待遊客26.5萬人次,同比增長15.1%。
紅綠交融助力大別山出彩。紅色旅遊熱度攀升,金寨紅軍廣場接待遊客3.9萬人次,大灣村接待遊客2.5萬人次。安慶鄧稼先故居、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等地研學遊人氣旺盛,遊客在遊覽中傳承紅色精神,厚植家國情懷。
皖北文旅融合掀起熱潮。皖北成立文化和旅遊聯盟,各地加大城市休閒遊、城郊鄉村遊、文化研學遊等産品供給。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吸睛無數,掀起探尋楚文化熱潮。壽縣古城“楚風國潮音樂節”“千人豆腐宴”“五四青年節主題文化活動”閃亮登場,接待遊客45.6萬人次,同比增長4.7倍。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接待遊客3.4萬人次,同比增長53.4%。
新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新消費群體加速崛起,23歲至45歲的年輕遊客佔比30.3%,“她旅遊”效應進一步顯現,女性遊客佔比45.6%,分別提升2.3個、4.6個百分點。小定制團、家庭親子團、社團自駕團等活躍度顯著提升,推動文旅消費走高走熱,皖南川藏線、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持續火爆。
城郊露營、鄉村民宿小院過節成新寵。重點觀測的100家“皖美民宿”共接待遊客3.1萬人次,同比增長11.4%。全省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519.2萬人次,旅遊收入10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9.6%。“文博+旅遊”“文藝+旅遊”等組合擦出新火花,全省博物館推出各類展覽300多個,“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活動精彩紛呈。
假日期間,全省文旅系統創新實施“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願服務活動,超過3.3萬名志願者在核心景點、遊客中心、交通道口等重要節點,開展講解、諮詢、引導等志願服務,“寵客”模式贏得眾多遊客、網友評論點讚。
假日期間,全省旅遊市場平穩有序,無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和旅遊投訴。(安徽日報記者 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