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安徽省商務廳副廳長劉光,蕪湖市委常委、副市長楊正,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晏少鶴,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何漢翔,合肥海關二級巡視員王春暉,安徽省政府口岸辦負責同志陶剛出席新聞發佈會,並介紹安徽加快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相關情況。
新聞發佈會現場 供圖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
2024年一季度,安徽省實現進出口1890.8億元、增長8.6%,高於全國3.6個百分點,總量位居全國第10、中部第1位;對外投資6.5億美元、增長19.5%;實際到位外資6.6億美元、增長7.6%。為繼續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安徽省政府重點圍繞強平臺優支撐、強服務優配套、強實效優活動等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安徽省政府積極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競爭力。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累計形成192項制度創新成果,持續下放260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全省約25%進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資。全省13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強化要素保障、推動産業發展,貢獻了全省30%以上的進出口、40%的外商直接投資。全省11家國際合作産業園發揮招商優勢,完善平臺功能,健全服務體系,已引進外資項目195個。全省5個綜合保稅區圍繞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創新改革,2024年一季度實現進出口316億元、增長11%,高於全省2.4個百分點。
安徽建立健全省領導聯繫重點外資外貿企業和外向型企業上門服務等工作機制,累計服務外資企業110多家。提升省市縣三級外商投訴工作網絡服務效能,2023年全年協調解決企業各類困難訴求200余件。強化政策保障,制定出臺“安徽省外貿促進政策30條”“安徽省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18條”等政策措施,累計兌付外資專項激勵資金3000萬元,支持26個重點外資項目在皖投資。
為加快推進外籍人士生活工作便利化,安徽已有5家醫院設置獨立國際醫療門診,安醫大二附院國際醫療部自開診以來共服務外籍患者2500余人次;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有來自35個國家的450名外籍學生在校學習;合肥德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合肥新橋國際醫院正在加快建設。推動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中國銀行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設立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成立一個月以來,已服務外籍人士400余人次。合肥市建設國際化社區生活空間,積極引進銀泰in park、山姆等國內外一線商超品牌,升級擴建歐洲風情街等,讓外籍人士在皖生活工作“不再見外”。
同時,安徽省以“投資安徽行”為總攬,2023年以來,先後在柏林、倫敦、聖彼得堡、利雅得等地舉辦投資安徽行專題推介活動。組織4800余個外經貿小分隊出海拓市場、引外資、促合作。先後在合肥、北京、廈門、上海、新加坡舉辦6場“海客圓桌會”活動,累計對接外資企業、境外商協會80余家。2023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602家,同比增長26.7%,安徽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明顯提升。
據介紹,下一步,安徽省將持續深化“徽動全球”出海行動,開展“跨境電商+産業帶”專項培育行動,強化外貿政策支持,認真落實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要求,確保各項政策精準滴灌、直達快享。以“投資安徽行”為總攬,持續開展安徽投資環境宣傳推介,全年舉辦各類外商投資促進活動50場以上,不斷提升安徽對外影響力。(文 查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