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五河縣紀委監委聚焦廉潔文化建設,打造“清廉村居”新陣地,一體化推進基層治理與廉潔文化同向同行,引導黨員幹部同心同力,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五河縣小圩鎮大圩村,廉潔文化氣息清新濃郁,一幅幅廉政墻畫、標語、村規民約和農耕勞作墻畫,構成了鄉村振興與清廉村居的和諧畫卷。
挖掘清廉文化。自啟動“清廉村居”建設以來,縣紀委監委結合黨建示範點、鄉村振興示範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等工作情況,深挖本土歷史文化資源,以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為主題,選取6個村居作為清廉村居建設示範點,建設清風亭、廉潔書屋、文化大禮堂等一系列清廉陣地,著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廉潔教育陣地,積極營造民風淳樸、村務公開、幹部清廉的良好村居環境。
夯實清廉監督。縣紀委監委積極推動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工作,拓展群眾監督渠道,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在平臺內設黨務村務、集體“三資”、工程項目、財政撥付、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管理等六大版塊,做到應公開、盡公開,群眾可通過手機小程式查看政策、知曉重大事項辦理進度、反映問題情況等。通過“線上+線下”在村內進行廣泛宣傳,鼓勵群眾積極監督村內各項工作。截至目前,五河縣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累計訪問1142萬餘人次,公示信息700萬餘條,受理群眾投訴6092條,辦結6081件,群眾滿意度達99.8%,有效提升了村民自治效能。
收集民心民意。五河縣充分發揮“清廉村居”的清廉監督職能,進一步規範村務民主化、透明化,讓村監委會參與村內重大決策、工程項目建設等全過程,組織村民議事協商,將村級監督延伸至日常工作中。同時,持續深化“一約四會”制度,將民主、清廉、道德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中,通過“積分制”等管理監督制度,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識,使得文明風尚浸潤人心。讓村民代表共同謀劃村內産業發展項目,招引企業落戶,有力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村民參事議事是“清廉村居”建設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鄉風的轉變拉近了幹群關係,使得民心民意的表達最大化,激活基層廉政治理的“一池春水”。(文 五河縣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