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小區精細化治理水準,近年來,黃山市徽州區岩寺鎮徽州人家社區積極探索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苑黨小組+樓棟紅管家”的社區治理新路徑。通過居民自薦、黨支部推薦、居民互薦等方式,44名退休黨員幹部、熱心居民走出家門,穿上紅馬甲,履職“新崗位”,形成一支分佈在群眾身邊,24小時“在線”服務的紅管家,成為居民的貼心人。
當好“宣傳員”,讓黨的政策“家喻戶曉”。“吳老,不要相信陌生人的電話,謹防電信詐騙!”“李大爺,現在騙子多,有緊急情況你就給我打電話。”……紅管家走進轄區樓棟,清晰洪亮的宣傳聲在樓道間傳開。“現在的詐騙太多了,我們轄區老年人又居多,我身為一名紅管家,更要守護好我們自己的樓棟,我多宣傳,大家聽得多了,對於詐騙也就有了防範。”紅管家江企衡説。每當政策宣傳時,總能看到紅管家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及時宣傳黨的政策,讓政策深植居民心中。
當好“聯絡員”,讓民聲民意“下情上達”。“現在大家電瓶車充電方便多了。”居住在高層的居民由衷感嘆。2023年,在開展小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徽州人家社區初步制定了整治方案,但遭到了部分居民的反對。經過走訪分析,工作人員發現矛盾主要集中在電瓶車充電難、缺少公共休閒場所方面。對此,紅管家採取“點對點”走訪協商,經過反復入戶,耐心細緻地開展思想工作,在電瓶車充電難和小區整治方面終於達成了共識,為推進小區專項整治行動奠定了群眾基礎。
當好“調解員”,讓矛盾糾紛“迎刃而解”。“先不要慌,有啥話好好説,反正這件事今天我們肯定給你們解決好。”網格支部書記汪旺花、網格員、紅管家以及兩戶居民正在進行“四方會談”。如今,類似的情景在徽州人家小區樓棟裏時不時就會出現。調解家庭糾紛、鄰裡矛盾,已然成為紅管家的重要任務。他們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矛盾糾紛調解,通過常態化敲門嘮家常、動之以情講道理,把鄰裡的事情、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家的事情,放在心上、落在行上,真正成為了“和事佬”。對調解難度較大的,由網格黨支部及時上報社區黨總支,並協助做好後期跟蹤回訪服務,在維護小區和諧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
當好“服務員”,讓便民服務“到家入戶”。徽州人家小區老年人居多,其中70周歲以上老人150多人,獨居、殘疾等特殊群體58人。針對這樣的情況,紅管家積極連結資源開展各類公益志願活動,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坐在家裏就可以享受到上門打掃衛生、理髮等服務,對小區住戶中的困難群體予以重點幫助,真正成為了政府的好幫手、社區的好助手、居民的貼心人。(文 謝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