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廳長郜紅建介紹安徽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相關情況時表示,安徽省自然資源系統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和“七個強省”奮鬥目標,立足“兩統一”核心職責和“四個定位”,圍繞“一降兩挂三提升”改革目標,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5月13日至14日,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王廣華來皖調研安徽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對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是自然資源部建部以來啟動的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省級試點,自然資源部黨組對試點寄予厚望。
據介紹,2023年,全省獲批各類建設用地45.5萬畝、供應國有建設用地58.9萬畝,分別位居全國第4位、第7位,長三角地區第1位、第2位。
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安徽省各地聚焦制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難點堵點問題,深化改革探索,形成一批探索成果,在“健康體檢+土地管家”、工業項目“一碼管地”、涉法涉訴土地處置、集體建設用地入股聯營、採煤沉陷區土地綜合整治等方面成效顯著。2023年,蕪湖市已有182家企業從“一碼管地”制度創新中獲益,大幅縮短企業辦事週期的同時還為企業節省測繪成本250余萬元。淮北市每年治理採煤沉陷區約5000畝,出臺採煤沉陷區徵收實施細則,主動對接淮礦集團、皖北煤電集團,明確徵收朔裏煤礦、百善煤礦等677畝採煤沉陷區土地。
同時,安徽省不斷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創新土地效益評價體系,建立健全耕地保護、産業園區和項目節約集約用地新模式,全面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準;健全節約集約用地全生命週期管理制度、構建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管理體制、創新土地效益評價體系、建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耕地保護新機制、打造産業園區節約集約用地新模式。(文 查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