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峰會主論壇上,長沙作為七個城市之一承接了數據標注基地建設任務書。
紅網時刻新聞5月26日訊(記者 譚蘇昕)5月24日下午,國家數據局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峰會主論壇上發佈了承擔數據標注基地建設任務的城市名單,分別是:四川省成都市、遼寧省瀋陽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長沙市、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大同市。長沙作為七個城市之一承接了數據標注基地建設任務書。
據了解,數據標注是大部分人工智能演算法得以有效運行的關鍵環節。簡單來説,數據標注是對未經處理過的語音、圖片、文本、視頻等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從而轉變成機器可識別信息的過程。
近年來,長沙大力發展數據相關産業,為爭創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數字經濟基礎雄厚。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大數據産業鏈相關企業達20000多家,規上企業214家,打造了工程機械、先進計算等2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數字經濟總量達5000億元,數據市場需求旺盛。
人工智能産業繁榮。先後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通用大模型、視頻文創、工業製造和智慧網聯等行業大模型項目達52個。建設全國領先的“國家車聯網大數據交互與綜合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匯聚數據總量超2.5PB,為福特中國、廣汽豐田等汽車廠商提供V2X預商用數據服務。
數據標注産業匯聚。以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為基礎,匯聚了萬興科技、湖南廣電等為代表的視頻文創企業,積累了“安全可控、版權可溯”的音視頻節目素材超過百萬小時,支撐構建國內首個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天幕”,搭建了算據匯聚交易平臺,數據交易已達數千萬元;以湘江新區為基礎,引導中軟國際、譜藍科技等一批數據服務商匯聚,為大模型企業提供專業數據服務。
未來兩年,長沙將建設城市級數據智慧協同標注服務平臺,在文化、金融、地理信息等7大優勢領域建立行業高品質數據集,引進和培育數據標注企業30家以上、從業人員超3萬人,推進數據相關産業産值達100億元以上。通過大力發展數據標注産業催生高品質數據集,打造數據集應用典型案例。為全國數據工作做出表率示範,促進人工智能、數字産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