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近日安徽省八部門印發《關於支持中國傳感谷發展若干政策》,通過支持加大投入、創新發展、人才引育等5個方面的14條舉措,支持中國傳感谷建設。
政策提出,在支持加大投入方面,對入駐傳感谷企業,首次投資建設總投資在5000萬元及以上且已入固定資産統計庫的工業項目,按照固定資産投資額的10%至15%給予最高3000萬元補助。
在支持創新發展方面,支持傳感谷企業主導制定標準,對主導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每個標準分別給予一次性最高獎補100萬元、50萬元。
為了吸引博士後來中國傳感谷創新創業,政策提出,對新設國家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省級給予設站單位不少於50萬元設站補貼;對新設國家級、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分別給予不少於50萬元、30萬元設站補貼,經費由屬地財政承擔。
在支持海外發展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傳感谷企業參加省統一組織的線下境外展,以及上年度進出口6500萬美元以上重點企業或省級出口品牌企業自行參加境外展,按照參展國別或地區單個展位,分別給予最高3萬元、4萬元和5萬元支持,單場展會最多支持2個展位。
據悉,中國傳感谷位於蚌埠市,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建設的智慧傳感産業集聚區,與合肥“聲谷”、蕪湖“視谷”並稱安徽省人工智能産業“三谷”。感測器,是人工智能硬體設施裏的“神經元”,也是物聯網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該政策的出臺將加快打造自主可控芯體最多、感測器種類最全、産值超千億元的産業集群,賦能全省十大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安徽日報 記者 鹿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