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中國·北疆綠潮奔涌】 詩畫青城,多了這抹亮眼的綠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5-29 17:53:26

  在呼和浩特市區東北部,雅瑪圖森林公園被外界譽為城市氧吧、生態綠帶。入夏后,站到公園的觀景平臺遠眺,一望無際的綠色盡收眼底。 每逢週末,有閒暇的市民便會帶著家人爬山、休憩,暢快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這番美景,感受天然的寧靜。

【萬千氣象看中國·北疆綠潮奔涌】  詩畫青城,多了這抹亮眼的綠_fororder_北疆1

呼和浩特雅瑪圖森林公園 攝影 牛天甲

  “如今,這裡已然成為呼和浩特市民打卡遊玩的好去處!”5月27日,呼和浩特市林草局新城分局業務科科長楊曉軍興奮地説。他認為,這是當地科學規劃,提高森林自我修復能力和抗風沙能力的結果。

  楊曉軍特別指出,這也是自“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這片土地發生的變化。

  在他看來,通過40多年的生態建設與保護,雅瑪圖森林公園自然生態系統逐漸恢復了其原真性、穩定性,區域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矚目成就。“狐狸、狍子、野兔、黃鼬、松鼠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在區域內繁衍棲息,構築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首府建設新格局。”

  雅瑪圖森林公園只是當地生態好轉的縮影。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白二爺沙壩,此刻也是綠意無限。“但若時光倒流40年,這裡卻是一片黃沙肆虐的荒原,寸草不生。”當地民眾劉俊錢回憶。

【萬千氣象看中國·北疆綠潮奔涌】  詩畫青城,多了這抹亮眼的綠_fororder_北疆2

和林格爾縣白二爺沙壩山頂風景 攝影 高菲

  1982年,20歲的劉俊錢毅然加入了白二爺沙壩治沙隊,開啟了他與這片土地長達40年的不解之緣。“當初的日子,氣候炎熱,我們早上帶來的乾糧,中午就已經發酸。中午休息,連遮陰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用鐵鍬撐起衣服,在那一小片陰涼下打個盹兒。” 

  “我們這代人吃的苦,不想讓我們的後代再吃一遍。”劉俊錢認為,白二爺沙壩治沙隊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將沙漠變成綠洲,也是用汗水澆灌出了一片綠色的希望。如今該縣林地面積達169萬畝,草地面積144萬畝,濕地面積9.8萬畝,野生動植物數量也在穩步增加。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立足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重點打造了大青山前坡生態綠帶、敕勒川草原、哈拉沁生態公園、吉沙公園等多處重要生態建設工程。

  呼和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郝利忠介紹,當前,呼和浩特重點在8個旗縣區實施陰山北麓(河套平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和鞏固拓展區種草撫育項目,包括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補植種草、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和圍欄封育等。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三北”工程六期(2021-2030年)總任務是228.41萬畝,2021-2023年已完成71.58萬畝,佔總任務的31.3%,任務實施進度位居內蒙古自治區第2名;2024年—2025年,呼和浩特市將全力推動“三北”工程六期建設任務、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力爭用一年、確保兩年在自治區率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和“三北”工程六期剩餘156.83萬畝建設任務。(文 張國文 高菲)

編輯:韓嘉慧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