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清流,兩岸錦繡;壯美黃河,天地大美。初夏,走進位於包頭城南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上百種珍稀水鳥在蘆葦中嬉戲,候鳥成常客,畫從景中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卷徐徐展開。
航拍包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攝影 牛天甲
在黃河岸邊土生土長的包頭市畫匠營子村村民王金清依然記得兒時黃河的模樣。他回憶道,那時黃河河道很寬,特別是春季流淩之後,黃河水裹挾著大量泥沙漫過河灘。現在,黃河入道,沿岸多地納入濕地保護區。多年來,他持續見證著包頭市委、市政府對黃河濕地資源的保護舉措。
“黃河岸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成了鳥兒棲息的第二家園。”正如王金清所言,如今的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百鳥爭鳴,群鳥翔集。遺鷗、黑鸛、疣鼻天鵝、白琵鷺等珍稀鳥類為夏日的黃河濕地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遊客在包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博物館觀展 攝影 張國文
“由於濕地面積增加,這裡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區域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生態功能,是我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該濕地鳥類和過境候鳥數量明顯增加,每年3月遷徙高峰期時,包頭黃河濕地沿線雁鴨、鸻鷸等野生鳥類數量有數萬隻之多。”包頭市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劉瑞龍説。
2024年包頭黃河流淩節現場 供圖 包頭市融媒體中心
這一幅幅和諧的美景,既是黃河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證明,也是包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結果。
綠了生態,火了文旅。碧水藍天、綠樹掩映,眾多遊客紛至遝來。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遊客乘快艇、逛風情園、品美食小吃、看非遺展演,與親朋好友共享美好假期,拍照記錄此時此刻。
今年以來,黃河風情遊、“尋美包頭黃河”文旅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多樣的遊玩體驗,滿足市民遊客的個性化需求。“今年五一期間,沿黃景區接待約5萬人次。這裡已成為周邊地區眾多遊客的休閒打卡地。”包頭市文旅集團、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負責人楊秀明稱。
航拍包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攝影 牛天甲
日前,包頭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全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的實施意見》提出,建設包頭黃河景區,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一批優質黃河文化旅遊産品加速涌現,不僅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更為擦亮“包頭黃河”品牌,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注入動能。
心在遠方,行穩致遠。下一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將充分發揮優勢,秉承公益為先,服務為上,創新為主,品質為王的理念,打造厚重歷史文化和黃河濕地特色的國家級公園,向著建成包頭文旅産業新亮點邁進。(文 張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