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合肥市廬劇院新編廬劇《包公嫂娘》建組開排,劇目新聞通氣會在合肥大劇院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強勁主創團隊在新聞通氣會上集結亮相。
新聞通氣會上,導演翁國生針對廬劇《包公嫂娘》的創排進行了簡潔扼要的闡述,他希望在“包公”的故鄉合肥通過《包公嫂娘》的創排,努力打造出嶄新的廬劇“包公形象”,讓該劇的整體演繹回歸中國戲曲本體,回歸梨園傳統的“四功五法”,回歸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核心審美理念;他希望充分運用廬劇演員自身擁有的“唱念做舞”戲曲基功來細膩塑造劇中的每一個人物,並運用貼近時代的舞臺綜合呈現手法,來鮮明展現古廬州地區獨具徽派特色的戲曲風貌,為現代觀眾創作出一部洋溢濃郁廬劇風韻的新穎“包公戲”。
據介紹,劇組已緊鑼密鼓初排出“洪水·救親侄”“趕驢·奔法場”“尋子·斷頭臺”等戲中三大段重點戲段,預計將於8月下旬在合肥大劇院首演。
在排練中主創們充分化用戲曲傳統的經典程式,堅持“古不陳舊,新不離本”的舞臺創作理念,運用“情、戲、技”三者相融合的戲曲導演手法,將包公嫂娘——“崔三娘”這一嶄新的舞臺形象,逐漸從平面的戲曲文本中生發出來,立體的呈現在排練場中。會上,主創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大家都希望齊心協力、精誠創作,努力使《包公嫂娘》成為未來合肥市廬劇院常演常新、觀眾喜愛的“看家戲”和“吃飯戲”。(文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