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田滾河河口生態修復工程項目。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人民網保亭7月22日電 (記者毛雷、孟凡盛)“以前,這裡都是魚塘,每天臭氣熏天。現在,出門就是濕地公園,每天早晚都有很多人來這裡散步,大家都説環境好太多了。”説話的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三道居機修隊70歲的韋蘇蓮。
這裡是三亞赤田水庫上游流域,韋蘇蓮口中的變化,就是保亭田滾河河口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的成果。
近年來,保亭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和三亞共同建立起治理聯動機制,一系列舉措讓赤田水庫取水口斷面水質類別由地表水Ⅲ類提升至Ⅱ類。
赤田水庫有多重要?對三亞而言,其日供水量約佔三亞市城市飲用水總供水量的50%以上;對保亭而言,其集雨面積大部分在保亭境內,流域涉及86個自然村、13萬畝種植地。赤田水庫的水質優劣,關乎上游保亭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區域的環境安全,也與下游三亞居民的飲用水安全息息相關。
保亭田滾河河口生態修復工程項目。 人民網記者 孟凡盛攝
長期以來,兩地一直在探索建立合作共治機制的可能性。2019年至2021年,三亞與保亭連續3年簽訂補償協議:以“季度核算、年終結算”的方式,如果赤田水庫交界斷面季度水質監測值均達標,三亞將給予保亭補償資金。
2021年8月,兩地又達成一份協議:明確2022至2024年作為第一個考核期,省級財政、三亞、保亭分別出資3.3億元、1.8億元、0.9億元,形成赤田水庫流域生態保護獎補6億元“資金池”。考核水質、水量、行動3個維度,以生態好不好為標準,對三亞和保亭進行資金分配。
自赤田水庫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保亭始終將赤田水庫流域“試點”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和“六水共治”攻堅戰的“一號工程”,扛起上游水源涵養地的責任擔當,穩步推進赤田水庫流域水環境治理各項工作,開展生態修復、産業導入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良好格局。
保亭生態環境局赤田水庫專班負責人王寶平,全程見證了田滾河河口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前後的變化。
“我們建設了五處大型人工濕地,將原來的污染源變成凈化水體的濕地,同時,完善附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截斷污染源。我們還加強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確保水質安全穩定。”王寶平説,截至目前,流域內6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監測均值達到水質考核標準,其中甘什河河口、合口河入河口、三道鎮合口橋、集貿市場橋、什奮村斷面水質達到Ⅱ類。
下一步,保亭將進一步探索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和“兩山”轉化路徑,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書寫“綠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