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國文):近日,“去嘎查的路”暨2024年度“我家門口那條路”主題宣傳內蒙古行活動走進赤峰市翁牛特旗,參訪團探訪了2023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烏白公路(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至白音套海公路)。
7月底,沿著全長91公里、橫貫科爾沁沙地、內蒙古境內最長的瀝青混凝土穿沙公路——烏白公路驅車行駛,道路兩側青翠碧綠,檸條、沙柳點綴其中,營造出和諧、有層次的綠化景觀。
烏白公路道路旁的治沙網格 攝影 張國文
殊不知,這裡以前不僅生態惡劣、土地沙化,而且讓人們的生活難以為繼。為了改變這一問題,翁牛特旗創造性地提出“以路治沙”模式,舉全旗之力,開始向沙漠進軍。“從2003年第一條穿沙公路修建通車至今的21年間裏,翁牛特旗先後開通響道線、圖哈線、都拉線、都冷線、烏白線等16條穿沙公路,總里程479.5公里,累計完成沙地綜合治理578萬畝。”翁牛特旗交通運輸局局長戰廷輝説。
防沙治沙,風景好了,旅遊火了。如今,烏白線上如畫的風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打卡,周邊的牧民也吃起了旅遊飯、生態飯。“原來路不好,人們不願意來。現在路好了,遊客都樂意來體驗大自然的風光。”翁牛特旗寶門銀沙旅遊服務公司的負責人鮑鐵錘説。
翁牛特旗寶門銀沙景區位於科爾沁沙地西緣,離烏白公路只有16公里。儘管夏日炎炎,眾多越野愛好者依舊匯聚於此,在穿越沙海中體驗激情與快樂。鮑鐵錘告訴記者:“吃上旅遊飯以後,每年接待遊客由1萬人左右上升到現在近100萬人。公司由17戶建檔立卡戶組成,現在年終時每戶能得到3萬元的分紅。”
2024年5月17日,交通運輸部發佈2023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內蒙古烏白公路榜上有名。作為一路貫通、帶動産業蓬勃興起的轉捩點,烏白路直接或間接帶動近8萬名沿線群眾增産增收,降低産業運輸成本約30%。
烏白路2021年4月開工,10月建成通車。當年施工、當年通車,創造了翁牛特旗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雖然在國家公路路網內是一條普普通通的村道,但卻是翁牛特旗舉全旗之力建設的一條生態旅遊産業路。烏白公路途經4個蘇木(鎮),串起了沿線周邊的特色産業、生態農牧業、紅色研學點和特色旅遊資源,形成了“公路+生態+産業+旅遊”等多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了一條“産業因路而興、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的“綠富同興”精品示範路,是一條實實在在的便民路、生態路、文化傳播之路、旅遊之路、産業路、致富路、民族團結進步路。
截至目前,翁牛特旗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總里程3097公里,通達全旗17個鄉鎮蘇木街道場226個行政村,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