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  2024-08-12 10:57:43

  原標題:首府: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1

內蒙古華電新能源智慧運營中心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2

蒙草科研人員記錄苜蓿不同品種資源生長數據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3

民警向市民做反詐宣傳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4

講解員帶領孩子們參觀展廳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5

敕勒川草原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6

在公園內練習太極扇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7

伊利生産線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8

和林格爾新區數字化展示中心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9

大黑河郊野公園

呼和浩特:奮楫揚帆風正勁 篤行實幹譜新篇_fororder_呼日10

雲上自由·露營小鎮

  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機械舞動,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企業車間裏,機聲隆隆,生産有序,各條生産線加速運轉;農業園區裏,瓜果飄香、種類豐富,工人們忙碌種植採摘……今年,呼和浩特市聚焦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到首府各項工作中,以首善之地的標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首府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發展 含“新”量增加

  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上半年,呼和浩特市經濟運行平穩有序。仔細觀察各項任務指標,重點項目陸續投産、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新消費業態不斷涌現……首府經濟的含“新”量增加,現代化産業體系加速構建,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

  在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石門村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綠色能源供給示範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項目總投資16.63億元,規劃總裝機規模360MW,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300MW、光伏裝機容量為60MW,配建64.8MWh的儲能系統。光伏和風力發電項目年底運營後,將會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數雲科、並行科技等四家數據中心提供綠電直供服務。”內蒙古華電新能源分公司總經理楊雪峰説:“建成後,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3.5萬噸。”

  目前,呼和浩特市正積極構建“六大産業集群”與新興産業、未來産業耦合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為高品質發展蓄勢賦能。

  7月19日,內蒙古首個落地實施的呼和浩特低空經濟裝備製造産業園揭牌,開闢了首府發展低空經濟進出口倉儲物流業務新賽道。“呼和浩特低空經濟裝備製造産業園重點規劃佈局了航空器起降場、飛行管理服務平臺、低空經濟製造業集群、低空飛行檢驗檢測中心、低空飛行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等,同時依託沙良物流園國家級陸港物流樞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及海關監管作業區優勢,著力打造全産業鏈發展的低空經濟示範基地。”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建平説。

  走進位於托縣的內蒙古金達威藥業有限公司發酵車間,一台臺精密設備高速運轉,自動化控制系統操控著各類工藝管道閥門,偌大的車間內只有幾名技術人員作業系統,這些設備里正在發酵的是被認定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的輔酶Q10,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超過50%。內蒙古金達威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光煌説:“公司致力於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和發展,生産的營養強化劑和生物醫藥類産品遠銷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營業收入達8.6億元。今年5月,公司合成生物新項目在托克托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奠基,預計投産後新增産值40億元。”

  綠色算力、低空經濟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如今的呼和浩特,新興産業持續發力,多業支撐的新質生産力格局正加速形成。

  在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産黨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上,呼和浩特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伊德爾表示:“將構建有利於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培育壯大新興産業,佈局建設未來産業,不斷做大首府經濟總量。同時,發揮好首府科技優勢,積極打造高科技産業鏈,吸引更多高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創新中心落地,形成科技帶動産業、産業促進創新的‘雙向互動’,為發展新質生産力蓄積更多動能。”

  創新引擎 積蓄髮展動能

  走進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儀器運轉井然有序,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程海榮教授與研發人員正在全神貫注地忙碌著。“針對呼和浩特市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發展需求,我們通過與金河生物合作,運用生物工程與發酵技術,對透明質酸鈉和酵母菌菌株進行選育改造。”程海榮介紹,該技術革新傳統工藝可進一步提高産量,其中,酵母細胞高密度發酵技術還可顯著降低企業生産成本,助力企業更好發展。

  呼和浩特市圍繞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系,強化科技自立自強,與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聯手,推動“蒙科聚”創新集聚區建設,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31家,與30位院士、15名長江學者和傑青深度合作,落地轉化882項科技成果。

  完善推動乳業、草業、生物育種、疫苗、光柵空天計量大科學裝置、人工智能等領域科技“突圍”創新平臺和攻堅機制。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健全創新需求、要素、轉化相貫通機制,打造“蒙科聚”創新集聚區。建立科創平臺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發揮好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內蒙古創新中心、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呼和浩特市工業軟體産業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等各大科創平臺作用。

  位於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科研人員身穿白大褂,操作著精密儀器,潛心鑽研乳業課題。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目前是內蒙古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自2022年獲批以來,已匯聚10多名院士、100多家成員單位、100多名高級行業專家、20多名海外專家以及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員,形成超過5000人的全産業鏈創新隊伍,為攻克乳業‘卡脖子’技術問題提供攻堅力量和支撐體系。”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説,中心已佈局多個服務平臺和研發中心,引進全國乃至世界頂級專家團隊,建立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聯動機制,竭盡全力在新技術、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助力中國乳業實現科技“突圍”。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僅僅是首府在引才育才方面的一個縮影。

  創新驅動本質是人才驅動,推動創新,關鍵是要牽住人才這個“牛鼻子”。呼和浩特市始終堅持人才引領驅動,聚焦“出政策、強合作、優管理”,全力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建立完善“1+7+N”人才政策體系,加強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優化“一核兩極多點”科創和人才佈局。優化科技人才引育方式,構建“一碼通”人才服務體系,創建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積極實施“團隊+項目”集成式引進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不斷為首府集聚人才合力。

  機制煥新 助力基層治理

  “我希望把小區閒置空地建成停車場,以解決居民停車難問題。”新城區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區居民溫明在小區紅石榴驛站居民議事廳裏把自己的建議提出來,與社區幹部和物業公司共同討論。

  居民的事兒居民説了算。如今,遍佈在呼和浩特市各處的“紅石榴驛站”成為各族群眾需求的前端“哨口”,依託“石榴籽”議事廳、小馬扎議事廳、紅色議事廳等,商議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

  呼和浩特市是一個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區,49個民族在這裡生存繁衍、生産生活,共同創造了美好家園。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厚植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沃土,促進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開創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的嶄新局面,譜寫了呼和浩特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走進賽罕區給水團小區,昔日的舊貌已不見蹤影,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院內環境、亮麗美觀的樓體外墻、平坦寬敞的柏油路面、種類多樣的健身器材,以及規劃有序的空中線網。小區內新建成的為老服務中心內更是別有洞天,愛心廚房、公益書屋、艾灸健康診療室等公益設施,不僅能夠為轄區1600多名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務,還為多名殘疾人提供了愛心崗位,讓他們能夠融入社會生活當中。

  呼和浩特市針對基層治理存在的短板,堅持從實際出發、從問題入手,舉全市之力提升首府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準,激活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一池春水”,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明星演唱會、草原音樂節、中蒙博覽會、大型體育賽事……每一次大型活動的現場,一定會有公安民警巡邏隊穿梭其間,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引人注目。

  7月7日晚,新城區“金翡麗夜市街”燈火輝煌,一輛警車靜靜守候。中山東路派出所的公安民警輔警在街頭巡邏,守護著這片繁華。

  “警察的守護讓夜市更加熱鬧,生意興隆。我們要為他們的辛勤付出點讚!”一商戶由衷讚嘆。

  “有他們在,我們逛街很安心。”和朋友一起正在夜市購物的市民張麗娟説。

  平安,是民心所寄。呼和浩特市大力推進平安建設,努力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縱深推進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41.2%,破案率提升7個百分點。堅持“命案必破”,連續10年實現命案現案全破。持續深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累計破獲電詐案件234起、打擊處理631人、止付群眾被騙資金39.7億元。

  現如今,平安首府正在以人民群眾可見、可觸、可感的方式實現,人民的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北疆文化 澎湃奮進力量

  “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這齣戲的,非常震撼,它感動了我。”5月9日晚,一位走出內蒙古藝術劇院音樂廳的呼和浩特市觀眾説。當日,根據和林格爾縣白二爺沙壩治沙真實歷史改編的大型晉劇現代戲《大漠春歸》,在內蒙古藝術劇院音樂廳成功首演。

  “《大漠春歸》創作聚焦北疆文化品牌打造,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生態文明故事,賡續首府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能級為目標。”和林格爾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凱宇説。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戰略之舉。呼和浩特市成立北疆文化研究中心,組織編撰北疆文化研究系列叢書。實施北疆文化精品創作工程,叫響“青城十六景”,成立烏蘭牧騎聯盟,推出《大漠春歸》等優秀劇目。

  “自從知道三星堆文物來到呼和浩特後,一直沒有時間帶孩子來參觀,今天正好是‘六一’,必須陪孩子來感受一下古蜀文化。”6月1日,市民張先生帶著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在呼和浩特博物館參觀。

  “問蜀——東周時期的蜀文化特展”自5月18日在呼和浩特博物館開展以來,每天吸引著無數觀眾前來探尋和體驗。

  今年,呼和浩特博物院強化與故宮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等館際合作,舉辦“蜀文化特展”“故宮博物院宮廷玉器展”等一批文博展,全市文博場館共接待遊客261萬人次,同比增加1.43倍。

  高品質服務保障張傑、張信哲、薛之謙、鄧紫棋演唱會,接待國內遊客175萬人次,首府以暖心服務不斷“火出圈”。

  “在辦演唱會這件事上,呼和浩特以獨有的呼‘式’服務,推動了首府文旅融合的可持續發展,讓歌迷願意來、來了不想走。”有網友這樣評價呼和浩特。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呼和浩特市把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作為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能級,提高首府旅遊文化內涵,整合文化旅遊資源,推出文化旅遊精品,打造文化旅遊品牌,讓廣大市民遊客感受草原都市的無限魅力。

  “北疆風情——歡騰的敕勒川”文旅匯演活動讓遊客欣賞到了專業表演團隊的高水準演出;臺格鬥村的崢嶸歲月、塞外桃園生態旅遊區農耕文化、烏蘭夫故居、多松年烈士紀念館的草原烽火紅色文化遊等更好地滿足了遊客多元化、個性化體驗需求。呼和浩特市不斷推動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文旅+商業、體育、農業、工業”統籌保障機制,完善高山草原、黃河長城、文博古跡、工業研學、紅色教育、冬季冰雪等産品體系。

  生態環境 “顏值”穩提升

  碧綠的草原、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這是呼和浩特生態“顏值”與環境“氣質”雙提升的真實寫照。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這是呼和浩特市獲得的一張張亮麗名片。

  今年,呼和浩特市緊緊圍繞“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這個中心工作,以“生態能級提升”為標準,以“兩屏、四帶”為主線,下大決心大氣力開展了一系列突破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推動首府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

  “這裡的景色太美了,拍照也很出片。”網紅景點“千島湖分湖”,落日晚霞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打卡。

  “千島湖分湖”屬玉泉區小黑河鎮班定營村附近河道水域,曾經因非法採砂留下一個個不規則形狀的深坑,加上常年降雨及泄洪的影響,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坑”。2016年,呼和浩特成立工作組對其進行污染治理。復綠露土區域、補植水生植物、建設生態健身步道等一套“組合拳”的實施,讓原來滿目瘡痍的河道砂坑慢慢變成了現在擁有四季美景的網紅打卡地。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首府市民盡情享受生態惠民紅利,呼和浩特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圍繞流域治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置、林草種植、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實施生態修復工程202項,投入資金510億元。

  站在雅瑪圖森林公園健身步道的觀景臺上,山腳下的敕勒川草原盡收眼底。曾經的雅瑪圖森林公園氣候乾燥,風沙頻繁,生態環境脆弱。自“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走進雅瑪圖森林公園,遍地林木鬱鬱蔥蔥,鳥兒自由飛翔,仿佛置身於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中。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以“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為依託,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不斷提升生態能級,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森林面積達40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78%,草地面積達831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7.41%,濕地面積達57萬畝。

  “呼和浩特市立足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重點打造了大青山前坡生態綠帶、敕勒川草原、哈拉沁生態公園、吉沙公園等多處重要生態建設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是呼和浩特市積極構築生態安全屏障、攬山入城、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的生動實踐。”呼和浩特市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郝利忠説。

  民生保障 擦亮幸福底色

  7月25日,新城區藝術廳北街社區匯通家屬樓溫暖工程施工現場機械轟鳴,施工人員正在對新換熱管進行焊接。今年,呼和浩特把溫暖工程作為頭號民生工程,積極推進建設,用實際行動讓百姓幸福生活再升溫。據了解,呼和浩特市實施的溫暖工程共涉及市四區1333個小區,目前,該工程正按計劃有序推進,計劃9月底全部完工。

  溫暖工程的全力推進,是呼和浩特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以赴用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和辦實事、解難題的成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為滿足群眾“學有所教”的需求,呼和浩特市強化保障學位資源供給,2022年至2023年共建成投用41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2.7萬個。今年9月,呼和浩特市又將有20所中小學幼兒園投入使用。著力補齊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短板,探索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模式,破除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障礙……呼和浩特市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有力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

  人性化的裝修設計,乾淨整潔的活動環境,設備齊全的康復室、棋牌室、書畫室、文娛活動等各種功能室……回民區環河街道西茶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築面積800平方米,2021年11月投入使用以來,每天有近百名老人在這裡開展各種娛樂活動。“我們聚在這裡寫字、畫畫、下象棋、看書、唱歌,很開心。”社區居民王宏宇老人説。

  為積極探索和創新居家養老新模式,實現老年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全覆蓋,打造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呼和浩特市先後制定出臺了27個規範性政策文件,累計投資2億元,全力推進市、區(旗縣)、街道(鄉鎮)、社區四級基本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目前,建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340個,運營社區為老餐廳120個。

  幸福是老有所養,也是病有所醫。“‘一號管三天’的政策很實用呀。”“‘診間結算’不用排隊交費,可太方便了。”“互聯網醫院看診,藥品郵寄到家也太省勁了”……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市民深切感受到呼和浩特市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取得的成效。

  呼和浩特市深入推進京蒙協作中醫藥(蒙醫藥)“醫療倍增計劃”和“雙首”健康行動;推動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5個國家級醫學中心分中心建設;對4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4個鄉鎮衛生院、767個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同步進行了建設,為全市鄉鎮衛生院配備了先進醫療設備;8家互聯網醫院正式運營,實現了預約掛號、在線問診、遠程會診等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

  一項項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實事,正在托舉起首府各族群眾“穩穩的幸福”。(記者 梁婧姝 楊彩霞)

編輯:張國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