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殷殷囑託 勇闖改革新路 | 從“退養還濕”到“生態明珠” 合肥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華麗轉身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8-18 17:20:54

  合肥市肥東縣的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近年來以其顯著的生態保護與修復成效,成為了巢湖北岸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這裡不僅承載著生態濕地的蓄洪和生態保護功能,更見證了安徽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

牢記殷殷囑託 勇闖改革新路 | 從“退養還濕”到“生態明珠” 合肥十八聯圩華麗轉身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818134502

十八聯圩生態濕地

  十八聯圩生態濕地位於巢湖北岸肥東縣長臨河鎮境內,東接十八聯圩新河,北依沙河,西靠南淝河,南臨巢湖,規劃總面積27.6平方公里,是環巢湖十大濕地之首。濕地總定位為“生態濕地蓄洪區”,主要功能包括三方面,一是近自然濕地修復,恢復生物多樣性,構建百鳥之巢;二是作為南淝河旁側濕地的凈化系統,打造巢湖之腎;三是作為生態濕地蓄洪區,築牢洪水之庫。十八聯圩的建設者們圍繞濕地的行蓄洪和生態功能保護,不斷強化濕地建設和運營維護。如今,這裡的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已然成為了一個生態寶地。

  肥東縣政府于2016年啟動了“退居、退養還濕”工程。這一工程涉及56個自然村的搬遷、3萬多畝土地的流轉以及1萬畝魚塘經營權的回收。在此基礎上,濕地修復工程也分期進行,已建的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分別投資0.5億元、3.6億元和3.5億元,涉及面積廣泛。這些工程主要包括基清理、濕地構建、植物栽植以及水系和進出口的改造等。

  目前,正在建設的四期生態濕地蓄洪區工程更是被納入了水利部的重大水利工程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的“十四五”重大項目。這一期工程預計投資9.7億元,涉及蓄洪面積和生態濕地面積均十分可觀。它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進(退)洪閘工程、蓄洪保障設施以及生態濕地修復等。

  通過多年的保護修復,濕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這裡的生物多樣性明顯豐富,已調查到鳥類190種、植物385種和魚類64種。其中,新增的鳥類、植物和魚類種類分別達到了127種、54種和28種。

  此外,濕地還發揮著重要的水質凈化功能。目前,濕地一、二、三期日均凈化南淝河水量約為40萬立方米,有效促進了南淝河水質的穩定達標。同時,濕地還具備完善的蓄洪功能,設計總蓄洪水量達到了1.09億立方米。在應急蓄洪時,它可以降低巢湖洪水位約14釐米;當南淝河出現超標準洪水時,還可以降低合肥主城區洪水位約20釐米。這有效緩解了主城區的防洪壓力,為城市的安寧提供了有力保障。

牢記殷殷囑託 勇闖改革新路 | 從“退養還濕”到“生態明珠” 合肥十八聯圩華麗轉身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818134213

高鐵列車駛過十八聯圩濕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十八聯圩濕地修復三期項目還入選了“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優秀案例。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十八聯圩生態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安徽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認可。

  未來,十八聯圩生態濕地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生態功能,為打造巢湖這張闔肥最好的名片、建設美麗巢湖和美麗安徽作出更大的貢獻。(文/圖 劉旭東)

編輯:查宛昕
製造大會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7150355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