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畫家蘇高宇用中國畫描繪湖南風貌
來源:新湖南  |  2024-08-19 17:52:16

原標題:湘人蘇高宇,向家鄉做一次“成長彙報”——湘籍畫家蘇高宇作品展開幕儀式暨研討會側記

湘人蘇高宇,向家鄉做一次“成長彙報”——湘籍畫家蘇高宇作品展開幕儀式暨研討會側記_fororder_4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周月桂 龍文泱 攝影記者 李健

  “謹以此畫展,給家鄉做一次成長的彙報,看一個遊子這些年深深淺淺的腳印。”8月17日,“畫意初心 墨韻鄉愁——蘇高宇作品展”在湖南博物院舉辦開幕儀式。

  這場高規格的大寫意花鳥畫展的背後,是一顆中國畫的初心、一份深切的鄉愁。畫展展出了湘籍畫家蘇高宇近年來創作的100余件(套)作品,也選入了畫家16歲時臨摹的畫作,以及蘇高宇為湘西黃金茶、永順莓茶等創作的畫作和題詞。蘇高宇説,展出這些藝術衍生品,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家鄉,助力鄉村振興。

  秉持畫意初心,走最傳統也最難的路

  蘇高宇是繼齊白石、王憨山之後,又一位賡續中國大寫意花鳥畫文脈的優秀湘籍藝術家,其畫融南北風神之長,在當今大寫意畫壇獨樹一幟。此次展覽也是近年來在湖南舉行的高規格中國畫個展之一,大寫意花鳥畫大家郭石夫,美術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傳席等100多名來自全國文藝界的專家大咖,共赴這場文化盛宴。

  此次展出的100余件(套)作品多為蘇高宇近年新作,充分呈現了大寫意花鳥畫的魅力和畫家守正創新、師古而不泥古的特點。題材有傳統的梅、蘭、竹、菊、荷、松等,生機勃發,趣味盎然,也有荔枝、核桃、春筍、蘑菇等新題材,信手拈來,涉筆成趣。畫作多配有詩文題詞,書法功底深厚,文采飛揚,圖、文、書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魅力。

湘人蘇高宇,向家鄉做一次“成長彙報”——湘籍畫家蘇高宇作品展開幕儀式暨研討會側記_fororder_5

  “高宇畫能入古又能求脫,這在當今寫意畫壇是很難做到的,”大寫意花鳥畫大家郭石夫如此評價自己的得意弟子,“更可貴的是,高宇于畫學之理論修養得也很好,發表的文章受到理論界重視。當此中國文化復興之時,高宇能為之作出自己的成績,實是高宇之幸、畫壇之幸。”

  美術評論家陳傳席稱蘇高宇的畫路子很正,走的是傳統的路子,是最正統的路,也是最難的,畫出來也是最高雅的。更重要的是,蘇高宇的繪畫裏有一股清氣,這股清氣是湘西這個清雅的、青山綠水的地方給他的,也是詩文給他的,蘇高宇不僅畫好、詩也好、文也好,詩和畫相得益彰。

  墨韻鄉愁裏,一個遊子深深淺淺的腳印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蘇高宇部分少年時期習作,其中一幅為16歲臨徐悲鴻《奔馬》的作品。“這是一個遊子這些年深深淺淺的腳印。”蘇高宇表示,湘西的青山綠水與神秘的巫儺文化,給了自己豐饒的藝術生長土壤。在其畫作中,有大量來自家鄉的題材,如湘西樅菌、沅芷澧蘭等。

  客居北京多年,近年來,蘇高宇每年都要回鄉數次,並多次回湖南舉辦畫展。尤其是2008年,蘇高宇與老師郭石夫在湖南博物院舉辦過一場主題為“筆墨精神”的師生中國畫展。時隔16年,蘇高宇將近年來筆墨硯田的錘鍊和對生命的思考體現在畫裏,再次向家鄉做一次“成長的彙報”。

湘人蘇高宇,向家鄉做一次“成長彙報”——湘籍畫家蘇高宇作品展開幕儀式暨研討會側記_fororder_6

  在藝術衍生品區,展出了蘇高宇近年為家鄉農産品創作的畫作和題詞。近年來,蘇高宇多次應邀為湘西黃金茶、永順莓茶、郴州柑橘、白雲貢米等題詞作畫,併為湘西黃金茶主題曲作詞,為湖南省第二屆旅發大會創作文創産品。

  作為省政協委員,蘇高宇在履職中多次為湘西農産品、文旅産業建言,並在不同場合大力宣傳推介湘西黃金茶,展現了一名湘籍藝術家的家鄉情懷與責任擔當。

  承前啟後,勾畫蓬勃向上的新時代氣象

  開幕儀式後,多位文藝界專家大咖參加了“畫意初心 墨韻鄉愁——蘇高宇作品展”研討會。

  “讀高宇畫作,往往如臨春風,似飲佳醴。”作家、文化學者忽培元説,畫家蘇高宇不事喧囂而晝思夜修,上下求索。根植傳統沃壤,師法自然萬象,和光同塵,必成大器。

湘人蘇高宇,向家鄉做一次“成長彙報”——湘籍畫家蘇高宇作品展開幕儀式暨研討會側記_fororder_7

  西安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沐稱,蘇高宇在中國大寫意花鳥畫領域的實踐與理論研究均有其獨特的成就。他在詩文、書法等方面有深厚修養,是一位有思想、有情致,並熟諳中國傳統繪畫精粹的學者型畫家,以其特殊的人生體驗和不茍時流的藝術理念,營造出一片獨特的藝術天地。

  “承前方可啟後,繼往方可開來。”作家王躍文説,蘇高宇有著充分的文化自覺和創新自覺,他的繪畫實踐既是對中國繪畫藝術優秀美學傳統的繼承,又為當代中國繪畫藝術創新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路徑,體現著對當代中國人精神品格的探求和讚美,其繪畫藝術可以視作為當代中國人的靈魂和精神塑型寫照,著意勾畫和渲染出蓬勃向上的新時代氣象。

編輯:周雨晴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