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馬鞍山市將城市更新作為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的重要手段,加快推進公共文化空間提檔升級和服務提質增效,打造集生態、文化、休閒于一體的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環境。
東湖驛站
市民在東湖驛站納涼
8月18日,不少市民在東湖驛站內休閒納涼。這座驛站位於風景秀麗的東湖公園西北角,通過將原有的園林用房進行改造,可用面積從250㎡提升至425㎡,使用空間大大增加。一層主體房屋內佈置有休息區、讀書區、自助區;二層構建出室外停留區域,可以遠眺周邊美景。
市民張先生説:“自從這個驛站升級改造後,不僅環境優美,而且功能齊全,我們周邊的很多居民都會來這裡看書、下棋,與老鄰居聊聊天。”
閱讀區提供各類書籍供市民借閱
東湖驛站二層設置了戶外區域
東湖驛站裏,愛心冰箱、急救藥箱、儲物櫃、微波爐、充電器等一應俱全,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公益惠民服務。東湖驛站還特別關注戶外勞動者的實際需求,為他們提供了熱飯、喝水、納涼、避寒等貼心服務。
馬鞍山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勞宏斌表示,城市驛站的建設是馬鞍山市城管局結合城市更新戰略,以“微改造”促進“精提升”的重要舉措。驛站的建設初衷是就近就便為市民尤其是戶外勞動者解決熱飯、喝水等現實問題,讓市民在享受服務的同時感受到家的溫暖。
除了基本的便民服務外,東湖驛站還積極發揮文化功能,定期舉辦讀書會、垃圾分類科普活動等主題活動,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市民的閱讀興趣和環保意識。驛站不僅成為了居民共享的空間,更成為了城市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
據悉,到2025年底,馬鞍山市預計將建成14座城市驛站,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便民服務。相關部門將通過前期調研、民意收集和論證,充分考慮市民的實際需求和反饋意見,從驛站的設計、佈局到功能的設置,精準把握市民對於驛站服務的期待和要求,確保每一座驛站都能成為市民心中的“溫暖港灣”。(文/圖 劉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