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發現最美鐵路·相約絲路高鐵”網絡宣傳活動“發現團”走進平均海拔3000米的祁連山支脈——烏鞘嶺。
“發現團”成員合照 攝影 宋佳龍
“發現團”成員跟隨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武威工務段講解員李童輝,了解了“三代”烏鞘嶺隧道的發展變遷。通過實地尋訪鐵路人三次征服烏鞘嶺的奮鬥歷程,“發現團”零距離感悟“高寒不畏寒、高坡不滑坡,有苦不怕苦、有難不畏難”的烏鞘嶺精神,感受到一代又一代鐵路人的探索與不屈。
講解員李童輝為“發現團”介紹烏鞘嶺黨員教育基地 攝影 張翔
“地扼東西孔道,勢控河西咽喉”,烏鞘嶺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長安的重要關隘,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門戶和咽喉。1952年10月,由新疆通往中國內地的唯一鐵路運輸幹線——蘭新鐵路開工修建,正式吹響了數代鐵路人不畏艱險、征服烏鞘嶺的號角。
烏鞘嶺隧道外景 攝影 田多偉
七十年風雨兼程,七十年曆經坎坷,七十年執著擔當,鐵路人秉承著不懈追求和銳意創新的精神,憑藉日益智慧高效的技術,在廣袤的烏鞘嶺上,鑄就了一座座巍峨的鐵路豐碑。這些豐碑不僅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重現昔日輝煌,更為中國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持續注入中鐵的智慧與力量。
如今,蘭張高鐵蘭武段已經開通運營,構築起一條從內地經河西走廊直達新疆的高速鐵路大動脈。這一壯舉極大地加強了陸橋通道與京蘭通道的連接,進一步完善了甘肅省西部地區高速鐵路網的佈局,從而有力推動了沿線區域的經濟繁榮和文化交流的深入發展。(文 張舒曼)